天道一元会,默运无穷极。
四时自成岁,至诚以无息。
声臭不可闻,但见苍苍色。
福善与祸淫,应感无差忒。
所安在人爵,所贵在天德。
深居读周易,精微端可测。
畏天乃君子,忠慎期自克。
兢兢复战战,于焉保家国。
天道一元会,默运无穷极。
四时自成岁,至诚以无息。
声臭不可闻,但见苍苍色。
福善与祸淫,应感无差忒。
所安在人爵,所贵在天德。
深居读周易,精微端可测。
畏天乃君子,忠慎期自克。
兢兢复战战,于焉保家国。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朱诚泳的《感寓(其一)》,它以自然现象和道德观念为切入点,展现了作者对宇宙秩序和人生价值的独特感悟。首句“天道一元会,默运无穷极”揭示了天地运行的统一性和神秘莫测,暗示着世间万物皆遵循着一个不变的规律。接下来,“四时自成岁,至诚以无息”强调了四季更替的自然法则和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
“声臭不可闻,但见苍苍色”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暗示着美德不显于外,而内在的品质更为重要。“福善与祸淫,应感无差忒”表达了因果报应的思想,认为善行终将得到福祉,恶行则会招致灾祸,公正无私。
“所安在人爵,所贵在天德”进一步阐述了作者的价值观,他认为真正的安宁来自于内心的满足,而非外在的权位,而最高的尊贵在于遵循天道,具备高尚的品德。诗人通过阅读《周易》来深入理解宇宙的精微之处,并以此为依据修身齐家治国。
最后两句“畏天乃君子,忠慎期自克”强调敬畏自然、忠贞谨慎的品质对于君子的重要性,以及个人修养对于维护家国稳定的责任。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体现了朱诚泳对儒家伦理的坚守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