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山合长堤,空水相映带。
平湖漾明镜,秋色照眉黛。
中流赤栏起,亭亭列车盖。
琉璃十万顷,倒浸画檐外。
凭虚望寥廓,心赏剧堪快。
菡萏馀汀洲,芙蓉匝滩濑。
蛟龙伏空洞,鹳鹤摩远塞。
鱼游迥自得,鸥行豁无碍。
美人期不至,岂乏沙棠载。
吾将返若耶,夷光久相待。
众山合长堤,空水相映带。
平湖漾明镜,秋色照眉黛。
中流赤栏起,亭亭列车盖。
琉璃十万顷,倒浸画檐外。
凭虚望寥廓,心赏剧堪快。
菡萏馀汀洲,芙蓉匝滩濑。
蛟龙伏空洞,鹳鹤摩远塞。
鱼游迥自得,鸥行豁无碍。
美人期不至,岂乏沙棠载。
吾将返若耶,夷光久相待。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湖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望湖亭周围山水之美。开篇“众山合长堤,空水相映带”,以群山与水面的交融,营造出开阔而深远的意境。接着,“平湖漾明镜,秋色照眉黛”两句,运用比喻,将湖面比作明镜,秋色映照着山色,生动地描绘了湖面的平静与色彩的丰富。
“中流赤栏起,亭亭列车盖”描绘了湖中的一座红色桥梁和亭台,增添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美。“琉璃十万顷,倒浸画檐外”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湖面广阔如琉璃,倒映着亭台楼阁,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凭虚望寥廓,心赏剧堪快”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湖面,内心感到无比的愉悦和满足。接下来的几句,“菡萏馀汀洲,芙蓉匝滩濑”描绘了湖边荷花与莲花的盛开,香气扑鼻,色彩斑斓,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蛟龙伏空洞,鹳鹤摩远塞”则通过想象中的神秘生物,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奇幻色彩,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鱼游迥自得,鸥行豁无碍”则以鱼儿与海鸥的自由自在,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美人期不至,岂乏沙棠载。吾将返若耶,夷光久相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人皆称善弈,伊我独不能。
试坐观胜败,白黑何分明。
运智奇复诈,用心险且倾。
嗟哉一枰上,奚足劳经营。
安得百万骑,铁甲相磨鸣。
西取元昊头,献之天子庭。
北入匈奴域,缚戎王南行。
东逾沧海东,射破高丽城。
南趋交趾国,蛮子舆榇迎。
尽使四夷臣,归来告太平。
谁能凭文楸,两人终日争。
城郭春声阔,楼台昼影迟。
并天浮雪界,盖海出云旗。
风雨十年梦,江湖万里思。
倚阑时北顾,空翠湿朝曦。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奉诏登左掖,束带参朝议。
何言初命卑,且脱风尘吏。
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当时非不遇,尚无过斯位。
况余蹇薄者,宠至不自意。
惊近白日光,惭非青云器。
天子方从谏,朝廷无忌讳。
岂不思匪躬,适遇时无事。
受命已旬月,饱食随班次。
谏纸忽盈箱,对之终自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