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蛇隐大泽,麋鹿游丰草。
栖凤安于梧,潜鱼乐于藻。
吾亦爱吾庐,庐中乐吾道。
前松后修竹,偃卧可终老。
各附其所安,不知他物好。
龙蛇隐大泽,麋鹿游丰草。
栖凤安于梧,潜鱼乐于藻。
吾亦爱吾庐,庐中乐吾道。
前松后修竹,偃卧可终老。
各附其所安,不知他物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般的和谐自然景象,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满足。龙蛇在大泽中自由穿梭,麋鹿在丰美的草地上悠然自得,栖凤安于梧桐之下,潜鱼乐于水藻之间,各自享受着自己喜欢的环境。
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界生物本能生活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身对于简单、宁静生活方式的追求。"吾亦爱吾庐,庐中乐吾道"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说明他同样喜欢自己简陋的小屋,并且在那里找到心灵的宁静和生活的快乐。
接下来的"前松后修竹,偃卧可终老"则是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进一步描绘。诗人希望能在松林和竹影的伴随下,安然度过一生,这种景象不仅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简单生活的深厚情感。
最后两句"各附其所安,不知他物好"则是对全诗主题的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到满足和快乐的地方,诗人通过这种表述,再次强调了对自己选择的肯定和享受,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心态,认为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就不需要过多关注外界的诱惑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