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酒问山寺,寻幽过远林。
残霞依水净,新月隐杯深。
坐久频移石,歌长得赏心。
青春元自好,归棹有高吟。
载酒问山寺,寻幽过远林。
残霞依水净,新月隐杯深。
坐久频移石,歌长得赏心。
青春元自好,归棹有高吟。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同凌时东邵文化沈邦魁饮戴山大石上》描绘了一幅饮酒赏景的闲适画面。首句“载酒问山寺”,展现出诗人带着酒意,兴致勃勃地向山寺探寻,流露出对自然与宁静的向往。接着,“寻幽过远林”进一步强调了他们深入林中,寻找幽静之地的行动。
“残霞依水净”描绘了夕阳余晖映照在清澈水面的景象,给人以宁静而洗涤心灵的感觉。而“新月隐杯深”则通过新月的朦胧与酒杯的深度,暗示时光流转,夜色渐浓,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坐久频移石”写出了他们在大石上长时间地坐着,随意挪动石头,享受这份闲暇。诗人“歌长得赏心”表达了随着歌声悠扬,心情愈发愉悦,达到了忘我之境。最后,“青春元自好,归棹有高吟”点明了诗人认为青春美好,此刻的聚会和美景值得铭记,他们将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下这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历山水,品味生活的情趣,以及对自然与人文的深深热爱。
北山南,南山北。芳草乱迷路。
陌上闲愁,红紫斗眉妩。
几多陈迹残碑,藓消苔蚀,尽朝露、夕阳无语。
断肠句。玉洞犹绕烟霞,刘郎忆前度。
回首凝情,当日旧题处。
空留别院玲珑,一湾流水,听沧海、明珠溅雨。
风雪呼安道。记那日、孤舟感事,江花江草。
细雨春寒渔村路,一幅移家画稿。
曾几上通天台表。
水火干戈中出入,只文章、血性真奇宝。
从虎口,发高调。吉光片羽休嫌少。
得良朋者般珍重,墨痕都笑。
但使今生逢知己,那怕三生潦倒。
毕竟是才人命好。
三复遗编三太息,有吴门、暗泪苏门啸。
幸不共,劫灰扫。
马足鸡声,便忘却人间,悤悤甲子。灯亭爆市。
向暗里唤醒,倦游心事。
闲对绿酒红炉,正霜寒如水。还料是。
梦醒江南,梅花夜深无睡。
算只骚客多情,向尊前犹恋,冷吟滋味。花明柳脆。
怕从此不肯,伴侬憔悴。
漫把一箭年芳,付天涯孤骑。凭检理。
半箧红词,春愁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