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倚崩崖玉灭瘢。青山却作捧心颦。
远林烟火几家村。
引入沧浪鱼得计,展成寥阔鹤能言。
几时高处见层轩。
台倚崩崖玉灭瘢。青山却作捧心颦。
远林烟火几家村。
引入沧浪鱼得计,展成寥阔鹤能言。
几时高处见层轩。
这首词描绘了一座位于险峻崖壁上的亭台,宛如一块玉石残痕,与青山相映,仿佛美人蹙眉,显得孤独而引人遐想。远处的树林中,零星的烟火透露出几户人家的存在,增添了宁静的乡村气息。诗人想象着溪水引入台下,让鱼儿得以自由游弋,而广袤的空间也让鹤儿有了展翅高飞的可能。最后,诗人期盼在某一日能登高望远,见到那层楼阁,表达了对高处美景的向往和期待。整体上,此词以景抒怀,寓情于山水之间,体现了辛弃疾豪放而又细腻的情感世界。
太湖三万顷,波流浩融融。
长鲸枕其股,架石仗神通。
左临蛟虬窟,右瞰冯夷宫。
大观惬平生,与世辞牢笼。
坤维断鳌极,日观飞穹窿。
孤帆灭天际,远峤浮烟中。
阴晴变昏旦,状态未有穷。
扁舟忽在眼,缅想䲭夷公。
渔歌何处起,唱入桃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