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非佳花,走蔓入荒榛。
开花荒榛上,不见细蔓身。
谁剪薄素纱,浸之青蓝盆。
水浅浸不尽,下馀一寸银。
嗟尔脆弱草,岂能凌霜晨。
物性有禀受,安问秋与春。
牵牛非佳花,走蔓入荒榛。
开花荒榛上,不见细蔓身。
谁剪薄素纱,浸之青蓝盆。
水浅浸不尽,下馀一寸银。
嗟尔脆弱草,岂能凌霜晨。
物性有禀受,安问秋与春。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赋园中所有十首(其八)牵牛》。诗人以牵牛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寓意性的表达,展现了牵牛花的特点和品格。
首先,诗人指出牵牛花并非名贵花卉,它的蔓藤生长在荒榛丛中,显得平凡而不起眼。然而,即使在荒榛之上开出花朵,也难觅其蔓藤踪影,暗示了牵牛花低调而坚韧的特性。
接着,诗人想象有人精心剪裁薄如素纱的花瓣,将其浸于青蓝的盆中,形象地描绘出牵牛花的色彩和质地。然而,即使水深也不足以完全淹没它,留下的一寸银色花瓣象征着其独特的存在感。
诗人感慨牵牛花虽看似脆弱,却能在霜晨中傲然挺立,体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他进一步强调,每种生物都有其固有的特性,不应仅凭一时的环境或季节来评判其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牵牛花的描绘,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屈、顺应自然的品格的赞美,以及对生命多样性的尊重。
马上相逢揖马鞭,客中相见客中怜。
欲邀击筑悲歌饮,正值倾家无酒钱。
江东风光不借人,枉杀落花空自春。
黄金逐手快意尽,昨日破产今朝贫。
丈夫何事空啸傲,不如烧却头上巾。
君为进士不得进,我被秋霜生旅鬓。
时清不及英豪人,三尺童儿重廉蔺。
匣中盘剑装䱜鱼,闲在腰间未用渠。
且将换酒与君醉,醉归托宿吴专诸。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仰飞鸟兮乌鸢。凌玄虚兮号翩翩。
集洲渚兮优恣。啄虾矫翮兮云间。
任厥性兮往还。妾无罪兮负地。
有何辜兮谴天。帆帆独兮西往。
孰知返兮何年。心惙惙兮若割。
泪泫泫兮双悬。彼飞鸟兮鸢鸟。
已回翔兮翕苏。心在专兮素虾。
何居食兮江湖。徊复翔兮游颺。
去复返兮于乎。始事君兮去家。
终我命兮君都。终来遇兮何辜。
离我国兮去吴。妻衣褐兮为婢。
夫去冕兮为奴。岁遥遥兮难极。
冤悲痛兮心恻。肠千结兮服膺。
于乎哀兮忘食。愿我身兮如鸟。
身翱翔兮矫翼。去我国兮心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