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遗篆在,想象出深宫。
明月不生处,清光时与同。
有形随自应,无相本来空。
白尽人间发,全归一照中。
先秦遗篆在,想象出深宫。
明月不生处,清光时与同。
有形随自应,无相本来空。
白尽人间发,全归一照中。
这首清代诗人陶窳的《古镜》描绘了一面古朴的先秦遗篆之镜,它仿佛隐藏着深宫的秘密。诗人通过明月的意象,暗示镜子反射出的不仅是外在景象,更是内心世界的映照。"明月不生处,清光时与同",表达古镜即使在没有月亮的时刻,也能散发出清冷而明亮的光芒,如同明月的投影。
"有形随自应,无相本来空",进一步揭示了镜子的本质,它能捕捉有形之物,但其本身无形,反映出事物的虚实相生,空灵无常。最后两句"白尽人间发,全归一照中",形象地写出镜子见证岁月流转,将人们头上的青丝变为白发,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都在它的照耀下回归统一,寓意人生的短暂和宇宙的永恒。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古镜为载体,寓言人生与宇宙的哲理,富有深沉的思考和禅意。
遘难走齐郊,怦营厌微生。
微生且不惜,焉在冠与缨。
何意双丝短,羁绁我长征。
羸马顾其辕,局蹐悲以鸣。
对影惭须发,不如一缇萦。
浮云东北驰,圆景赴西溟。
俯见黄河流,溅溅感人情。
宋意不可期,谁为变羽声。
腆辞将飞素,白虹亘青冥。
落木先蓐收,旦知清露零。
匣中五丝桐,为我奏不平。
诚知弦当绝,流水尽君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