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雁怀归芦叶秋,离鸾感照菱花羞。
五更呼儿拭残泪,淹速有命吾归休。
殿头三拜疏,去意浩莫收。
内前宣辞赐颜色,外间祖帐如云稠。
往年长安道,笑谈取公侯。
白璧抵山车断流,黄金牣屋花满楼。
万钉围腰笏头带,廷绅啧啧悬两眸。
吁嗟此何物,白尽人间头。
二十年重来,见此勇退杨泸州。
平生志气未肯倾,卷怀归洗岷峨愁。
我往送之门,感事增百忧。
匆匆别公上车去,怕鬼见笑君奚留。
断雁怀归芦叶秋,离鸾感照菱花羞。
五更呼儿拭残泪,淹速有命吾归休。
殿头三拜疏,去意浩莫收。
内前宣辞赐颜色,外间祖帐如云稠。
往年长安道,笑谈取公侯。
白璧抵山车断流,黄金牣屋花满楼。
万钉围腰笏头带,廷绅啧啧悬两眸。
吁嗟此何物,白尽人间头。
二十年重来,见此勇退杨泸州。
平生志气未肯倾,卷怀归洗岷峨愁。
我往送之门,感事增百忧。
匆匆别公上车去,怕鬼见笑君奚留。
这首宋诗《送杨尚书知泸州》是魏了翁所作,以秋天的芦叶和离别的鸾鸟为背景,描绘了杨尚书即将远赴泸州任职时的情景。诗人通过“断雁怀归”、“离鸾感照”等意象,渲染出离别时的凄凉与不舍。五更时分,杨尚书唤儿擦拭眼泪,显示出他的无奈与决心,他已经认识到仕途命运难测,决定顺应天命,结束官场生涯。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尚书在朝廷上的告别仪式,既有皇帝的恩赐和群臣的送行,昔日长安的繁华与今日的离别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回忆起杨尚书当年的显赫地位,而今却选择淡泊名利,回归自然,这让人感叹世事无常。
最后,诗人亲自送别,心中充满感慨,担心杨尚书的离去会引起他人非议。整首诗情感深沉,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也寓含了对人生浮沉的哲理思考。
蕊宫仙子,爱痴儿、不禁三偷家果。
弃核成根传汉苑,依旧风烟难□。
老养丹砂,长留红脸,点透胭脂颗。
金盘盛处,恍然天上新堕。
莫厌对此飞觞,千年一熟,异人间梨枣。
刘阮尘缘犹未断,却向花间飞过。
争似莲枝,摘来满把,莺嘴平分破。
餐霞嚼露,镇长歌醉蓬岛。
素肌莹净,隔鲛绡贴衬,猩红妆束。
火伞飞空熔不透,一块玲珑冰玉。
破暑当筵,褪衣剥带,微露真珠肉。
中心些子,向人何大焦缩。
应恨旧日杨妃,尘埃走遍,向南闽西蜀。
困入筠笼消黯搅,香色精神愁蹙。
赖有君谟,为传家谱,不弃青黄绿。
到头甜口,是人都要园熟。
水晶宫殿,放三千龙女,凌波浮浴。
花里雕房分洞户,隐隐钉头齐簇。
处子娇羞,碧裙无袖,密护圆瑳玉。
堤头微露,半身犹掩金绿。
知是紫府筵开,□随纤指,出玲珑窗屋。
倩剥霓裳轻手搔,掐损些些香玉。
端的中心,密藏芳意,苦苦何时足。
巴城憔悴,采歌犹闻新曲。
东陵美景,有轻烟和月,斜风吹雨。
一体龙须随地转,不学松萝儿女。
结就员青,收来掌握,犹带金盘露。
拍浮金井,水花零乱飞舞。
谁信六月飘霜,破开落刃,散银丝金缕。
冷碧凄香萦齿颊,洗我尘襟烦暑。
杜老吟诗,已公留客,此兴无今古。
安期非诞,世间有棘如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