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这首《绝句》由金末元初的诗人王庭筠所作,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幽雅致的画面。
“竹影和诗瘦”,开篇便以“竹影”与“诗瘦”相映成趣,竹子的影子仿佛为诗句增添了风骨,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高与清逸。竹子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喜爱的题材,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高洁的品格。
“梅花入梦香”,接着以“梅花”的香气入梦,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梅花在冬日绽放,其香气沁人心脾,常被用来比喻高洁的品质和不屈的精神。此处“入梦香”不仅描绘了梦境中的美好景象,也暗喻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最后两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借月亮不肯下西厢(可能是指月亮不愿从西边的窗户落下,暗示时间的流逝或某种遗憾)来表达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月亮在这里既是自然界的景物,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它见证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绪的流转。
整体而言,这首《绝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悟,以及内心深处的微妙情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蕴,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