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归溟漠魄归泉,却恨青娥误少年。
自是桃花贪结子,只应梅蕊故依然。
风流肯落他人后,哀乐犹惊逝水前。
何事黄昏尚凝睇,孤灯挑尽未成眠。
魂归溟漠魄归泉,却恨青娥误少年。
自是桃花贪结子,只应梅蕊故依然。
风流肯落他人后,哀乐犹惊逝水前。
何事黄昏尚凝睇,孤灯挑尽未成眠。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
首联“魂归溟漠魄归泉,却恨青娥误少年”以魂魄归于虚无之地,表达了生命的终结,同时也暗含对青春易逝的遗憾与责怪,似乎在责备那些轻率的决定或选择,导致美好的青春年华未能完全绽放。
颔联“自是桃花贪结子,只应梅蕊故依然”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对比,桃花追求繁衍,象征着生命的延续,而梅蕊则保持其固有的形态,暗示着某些事物或情感的恒久不变。这里通过桃花与梅蕊的不同表现,隐喻了人生中追求与坚守之间的矛盾与平衡。
颈联“风流肯落他人后,哀乐犹惊逝水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风流才情的自信,不会甘于落后于他人,同时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惊惧,体现了对生命短暂的深刻认识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尾联“何事黄昏尚凝睇,孤灯挑尽未成眠”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诗人独自凝视,直到孤灯燃尽仍未入眠的画面。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思,也暗示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以及对未来未知的忧虑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情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返耕意未遂,日夕登城隅。
谁谓山林近,坐为符竹拘。
丽谯非改作,轩槛是新图。
远水自嶓冢,长云吞具区。
愿随江燕贺,羞逐府僚趋。
欲识狂歌者,丘园一竖儒。
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
岭猿相叫啸,潭嶂似空虚。
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
鸡鸣问何处,人物是秦馀。
拂衣何处去,高枕南山南。
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
早朝非晚起,束带异抽簪。
因向智者说,游鱼思旧潭。
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
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