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田老人非画师,胸中丘壑天所私。
挥毫便觉真趣发,意到岂借丹青施。
通守张君画成癖,半幅生绡比全璧。
望中谓作云门山,游人拟办登山屐。
峰回路转溪流长,谁向石林开草堂。
风檐举手欲相问,扁舟载客来何方。
老人画出今人上,乡评未数黄公望。
一石俄成斧劈痕,不类群羊更奇壮。
石田隐处轻辋川,秀句却似王维传。
吴歌一日变楚语,幽芳懒斗春花妍。
我从胥门八回过,古寺长邀听经坐。
老人不惜与画山,击节诗成几人和。
尚方有诏徵遗才,白发苍颜能一来。
还君此图意无限,停云正绕姑苏台。
石田老人非画师,胸中丘壑天所私。
挥毫便觉真趣发,意到岂借丹青施。
通守张君画成癖,半幅生绡比全璧。
望中谓作云门山,游人拟办登山屐。
峰回路转溪流长,谁向石林开草堂。
风檐举手欲相问,扁舟载客来何方。
老人画出今人上,乡评未数黄公望。
一石俄成斧劈痕,不类群羊更奇壮。
石田隐处轻辋川,秀句却似王维传。
吴歌一日变楚语,幽芳懒斗春花妍。
我从胥门八回过,古寺长邀听经坐。
老人不惜与画山,击节诗成几人和。
尚方有诏徵遗才,白发苍颜能一来。
还君此图意无限,停云正绕姑苏台。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诗《沈启南画障为张通守题》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名叫石田老人的画家,他并非职业画师,但凭借天赋和对自然的独特感悟,他的画作充满真趣,甚至超越了专业画师。张通守对石田老人的画作极为赞赏,认为其半幅画作价值连城,如同完整的美玉。诗人将画中的景色想象为云门山,令人向往登临。画面中的石林和草堂富有诗意,仿佛让人置身其中。
程敏政通过“风檐举手”、“扁舟载客”等细节,展现出画中场景的生动与动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画中世界的互动。石田老人的技艺被赞誉为超过黄公望,其作品中的石头纹理独特,既不像寻常羊群,又显得雄奇壮观。诗中提到的辋川和王维,暗示了石田老人画风的清新脱俗,如同王维的山水诗一般。
诗人感慨自己多次经过胥门,每次都受到古寺邀请聆听佛法,而石田老人的画作更是激发了他的诗兴,引发了多人的共鸣。最后,朝廷征召遗才,诗人期待石田老人能应召而来,他的画作所蕴含的情感深沉丰富,仿佛姑苏台上的停云,寓意深远。整首诗赞美了画家的才华和画作的艺术魅力,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崖悬怯吾顾,潭空沁我心。
匪斯涉游趣,敬慎识官箴。
清明花乱开,今日风日好。
吾得及春游,相期拾瑶草。
城市多嚣尘,客衣日杲杲。
何时一樽酒,且试开怀抱。
王孙丈人行,生世何用早。
为乐当及时,蹉跎觉年老。
虚名复何益,弃捐勿复道。
但愿崇明德,藏身以为宝。
暨阳幕职无他奇,置薤一本水一盂。
钟鸣张烛起署事,坐看日落庭西隅。
雁行钳纸走却立,高悬明镜分丝铢。
长官堂上口啸诺,时时隔舍闻歌呼。
荒村人閒花自落,圜扉昼静草欲芜。
褰帷使者上治状,为出清冰置玉壶。
小儿踉蹡老翁怒,细问代者如君无。
楚苔渍雨古驿寒,酒酣写出阳关图。
君行上马慎勿驱,梅水绿涨南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