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怀冉水柳司马,更忆浯溪元道州。
仕宦两公俱落莫,斯文千古共传流。
有怀冉水柳司马,更忆浯溪元道州。
仕宦两公俱落莫,斯文千古共传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名为《湘中杂咏十绝(其四)》。诗中的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怀念之情和对历史文化的赞美。
“有怀冉水柳司马”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名士司马相如的怀念。司马相如曾在四川冉水边种植垂柳,以此寄托自己的高洁品格和不屈的志节。这里,“有怀”二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深切情感。
“更忆浯溪元道州”则是对唐代文学家元稹在浯溪(今湖南浏阳)建有道观,留下佳话的追忆。元稹不仅是一位才子,更以其政治理想和文学成就著称于世。
“仕宦两公俱落莫”一句中,“仕宦”指的是士大夫阶层中的官职生涯,两位“公”即司马相如与元稹。尽管他们的政治生涯都经历了起伏和挫折,但他们的文化成就却流传至今,未曾落寞。
最后,“斯文千古共传流”表达的是诗人对这两位文学家的崇敬之情,以及希望他们的文学作品能永远被后世所铭记,并共享传承。这里的“斯文”指代的是高尚的文化和文学成就,而“千古共传流”则强调了这些文化遗产的永久价值和普遍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和对文学永恒价值的信仰。
我生不辰,逢此百罹,况乎乱离。
奈恶因缘到,不夫不主,被擒捉去。为妾为妻。
父母公姑,弟兄姐妹,流落不知东与西。
心中事,把家书写下,分付伊谁。越人北向燕支。
回首望、雁峰天一涯。
奈翠鬟云软,笠儿怎带,柳腰春细,马性难骑。
缺月疏桐,淡烟衰草,对此如何不泪垂。
君知否,我生于何处,死亦魂归。
雅歌堂下新堤路。柳外行人相语。
碧藕开花,金桃结子,三见使君初度。楼台北渚。
似画出西湖,水云深处。
彩鹢双飞,水亭开宴近重午。溪蒲堪荐绿醑。
幔亭何惜,为曾孙留住。
碧水吟哦,沧洲梦想,未放舟横野渡。维申及甫。
正夹辅中兴,擎天作柱。愿祝嵩高,岁添长命缕。
筠州喜陪笑语新,銮坡自来清湖滨。
更招明月作三客,此外正复难其人。
瑶觞十飞才小醉,追逐牢愁出肝肺。
吾侪邂逅非作豪,常恐真欢来不继。
更阑已番四叠歌,却唤轻舟浮绮罗。
一声横笛不知处,荷气苒苒风头多。
玉山未倒谁之耻,霜露沾衣聊且已。
维舟落月界平潭,翠乱红披扶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