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癸卯二月仲实诸人游野外饮花下得家字》
《癸卯二月仲实诸人游野外饮花下得家字》全文
宋 / 陆文圭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散步逐芳草,小酌慰残花。

土锉野人居,茜裙蚕妇家。

汲流涧水浑,挽树花梢斜。

园童贡新蔬,复邀啜杯茶。

我兴偶然尽,汝意良可嘉。

(0)
翻译
我在草地上漫步,小酌一杯以慰藉凋零的花朵。
这里住着简朴的村民,穿着红裙子的是养蚕的农妇。
取来山涧混浊的流水,攀折树枝上的花朵装饰。
园丁献上新鲜蔬菜,又邀请我一同品茗。
我的兴致虽已消散,你的热情却实在可贵。
注释
散步:漫步。
逐:追寻。
芳草:青草。
小酌:小饮。
慰:安慰。
残花:凋谢的花。
土锉:简陋的住所。
野人:乡村居民。
茜裙:红色裙子(指农妇)。
蚕妇:养蚕的妇女。
汲:汲取。
涧水:山涧溪水。
浑:浑浊。
挽:攀折。
花梢:花枝。
园童:园丁儿童。
贡:献上。
新蔬:新鲜蔬菜。
啜:品尝。
茶:茶水。
我兴:我的兴致。
偶然:突然。
尽:消失。
汝意:你的心意。
良:确实。
可嘉:值得赞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春天野外散步的惬意场景。首句“散步逐芳草”展现了他们漫步在青草丛生的小径上,寻找花草的芬芳,体现了对自然的亲近和享受。接着,“小酌慰残花”暗示了他们在欣赏盛开的花朵之余,还借酒助兴,以表达对即将凋零的花儿的怜惜之情。

诗中提到“土锉野人居”和“茜裙蚕妇家”,展示了乡村的质朴生活气息,人们居住在简陋的环境中,妇女们穿着鲜艳的茜色裙子,从事着养蚕的农事。接下来,“汲流涧水浑,挽树花梢斜”描绘了取水时的生动画面,水流清澈却略带浑浊,而他们攀折树枝,让花朵随风摇曳,增添了游玩的乐趣。

“园童贡新蔬,复邀啜杯茶”写的是园丁献上新鲜蔬菜,主人热情地邀请大家品茗,进一步渲染了温馨和谐的氛围。最后两句“我兴偶然尽,汝意良可嘉”表达了诗人对此次郊游活动的满足感,认为朋友们的兴致和心意都值得赞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宋末元初乡村野游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享春光、亲近自然的闲适生活情趣。

作者介绍

陆文圭
朝代:宋   字:子方   号:墙东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生辰:1252~1336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你喜欢

上元夕宴集陆川署中同吴明府分赋得沙字

山臞自分老田家,羸接仙郎酒态赊。

丹火烟残连火树,春江花艳贯星槎。

歌翻不断浮桑落,袖拂翩然看镆铘。

月浸华楼清宴罢,会看鸂鶒下金沙。

(0)

和行甫侄咏菜

野花青青半顷畴,蝶蜂何故傍人游。

元都净尽千年恨,老圃清香一味秋。

嫩叶安排青玉案,新茎抽出白芽筹。

咬根惟愿汝知味,百事如今愧未酬。

(0)

观盒中金鱼

水浸玻璃界,环生异样花。

点穿青菱荫,游拨绿萍遮。

细縠堆新锦,晴天散晓霞。

可怜颜色好,不得大生涯。

(0)

同王阮亭宫詹黄忍庵太史高谡苑廷评张超然屈翁山两处士五羊访古作三首·其三海珠石

泛广倦邅回,陵高苦奔峭。

江中得孤屿,足以雄登眺。

西睇苍梧云,东望罗浮峤。

遥天落峰影,远水明残照。

五羊古都会,往事堪凭吊。

中原时逐鹿,一隅常虎啸。

丸泥横浦关,左纛炎州徼。

赵刘及何冼,异曲元同调。

各自一时豪,宁贻千载诮。

兹丘隔城市,兴亡非所召。

如何游衍地,繁盛乖年少。

遗碑卧苔藓,壁垒环颓庙。

东风吹古台,归潮鸣石窍。

觞咏对同人,临流成一笑。

骊颔君所探,鱼竿吾欲钓。

(0)

和赵瀫阳太史答黎瑶石内史偕游浮邱之作·其二

古来谩道越王都,西有仙人宅一区。

不问何年骑白鹤,空传九节长青蒲。

山中到客浑如梦,池上衔杯即泛湖。

何幸遥随清赏地,悠悠身世共三壶。

(0)

凤台凉月

练江萧洒净环城,凤去台空月自明。

登览每乘秋日霁,咏歌常揖晚风清。

香消篆火添云母,露湿琴书泻水晶。

归客满身花竹影,恍疑人世是蓬瀛。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