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法洪徐可逼真,摩挲老眼见斯人。
怜渠袖有钓鳌手,要试虹竿欠李绅。
句法洪徐可逼真,摩挲老眼见斯人。
怜渠袖有钓鳌手,要试虹竿欠李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名为《和吴秀才二绝(其一)》。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句法洪徐可逼真,摩挲老眼见斯人。”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前代文学巨匠洪兴祖、徐陵(即徐才的人)的崇敬之情。其中,“句法”指的是诗文的结构和风格;“洪徐”,则是对唐代洪兴祖和南朝徐陵的并称,意在赞美他们的文学成就可以与真实相比拟。“摩挲老眼见斯人”则表明诗人的目光如同古人一般洞察世事,这里的“摩挲”,有抚摸、细赏之意,而“老眼”则意味着历经沧桑的眼睛,蕴含深邃和智慧。
下两句“怜渠袖有钓鳌手,要试虹竿欠李绅。” 展示了诗人对古代渔夫钓鳌(即用大钩捕捉巨鳌)的神话故事的向往和借鉴。其中,“怜渠”一词,表达了对渔夫故事的赞美;“袖有钓鳌手”,则是说诗人心中藏着那份勇于挑战大自然的精神;“要试虹竿欠李绅”,这里的“要试”,意指想要尝试或模仿;“虹竿”是彩色的鱼竿,比喻高超的文学才能;“欠李绅”,则是在说诗人希望自己的文笔能够赶上唐代文学家李商隐(字为李绅)的水平,表达了诗人追求卓越的创作态度。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抱负,还透露出对历史文化传统的尊崇和学习。通过这短短四句,王炎以其深厚的学养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文学理想融为一体,展现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文艺追求。
昔君曾奏三千牍,凛凛文风谁敢触?
乡老荐贤亲献书,邦侯劝驾勤推毂。
马头三控登长途,谓君此去离场屋。
整顿罗裳出送君,珠泪盈盈垂两目。
枕前一一向君言,马头犹自叮咛嘱。
青衫寸禄早荣归,莫遣妾心成局促。
秋天冬暮风雪寒,对镜懒把金蝉簇。
梦魂夜夜到君边,觉来寂寞鸳鸯独。
此时行坐閒窗纱,忍泪含情眉黛蹙。
古人惜别日三秋,不知君去几多宿?
山高水阔三千里,名利使人复尔尔。
昔年曾拨伯牙弦,未遇知音莫怨天。
去年又奏相如赋,汉殿依前还不遇。
时人不知双字讹,平川倏忽起风波。
当时南宫罢捷音,教妾沉吟杵中心。
为君滴下红粉泪,红罗帐里湿鸳衾。
愤愤调琴蝉鹊噪,默默吟诗怨桂林。
千调万拨不成曲,争那胸中气相掬。
千思万想不成诗,心如死灰自得知。
料得君心当此际,已拚抛却閒田地。
朝朝暮暮望君归,日在东隅月在西。
碧落翩翩飞雁过,青山切切子规啼。
望尽一月复一月,不见音容寸肠结。
又闻君自河东来,夜夜不教红烛灭。
鸡鸣犬吠侧耳听,寂寂不闻车马音。
自此知君无定止,一片情怀冷如水。
既无黄耳寄家书,也合随时寄雁鱼。
日月逡巡又一年,何事归期竟杳然?
堂上双亲发垂白,用尽倚门多少力。
孟郊曾赋游子行,陟岵如何不见情。
室中儿女亦双双,频问如何客异乡?
异乡知是育才处,人情不免且契慕。
低头含泪告儿女,游必有方况得所。
八月凉风满道途,好整征鞍寻旧路。
吾乡虽多俊秀才,往往怕君头角露。
圣朝飞诏下来春,青毡早早慰双亲。
飞龙公道取科第,男儿事业公卿志。
笔下密密为君言,书中重重写妾意。
秋林有声秋夜长,愿君莫把斯文弃。
《寄外》【元·吴氏】昔君曾奏三千牍,凛凛文风谁敢触?乡老荐贤亲献书,邦侯劝驾勤推毂。马头三控登长途,谓君此去离场屋。整顿罗裳出送君,珠泪盈盈垂两目。枕前一一向君言,马头犹自叮咛嘱。青衫寸禄早荣归,莫遣妾心成局促。秋天冬暮风雪寒,对镜懒把金蝉簇。梦魂夜夜到君边,觉来寂寞鸳鸯独。此时行坐閒窗纱,忍泪含情眉黛蹙。古人惜别日三秋,不知君去几多宿?山高水阔三千里,名利使人复尔尔。昔年曾拨伯牙弦,未遇知音莫怨天。去年又奏相如赋,汉殿依前还不遇。时人不知双字讹,平川倏忽起风波。当时南宫罢捷音,教妾沉吟杵中心。为君滴下红粉泪,红罗帐里湿鸳衾。愤愤调琴蝉鹊噪,默默吟诗怨桂林。千调万拨不成曲,争那胸中气相掬。千思万想不成诗,心如死灰自得知。料得君心当此际,已拚抛却閒田地。朝朝暮暮望君归,日在东隅月在西。碧落翩翩飞雁过,青山切切子规啼。望尽一月复一月,不见音容寸肠结。又闻君自河东来,夜夜不教红烛灭。鸡鸣犬吠侧耳听,寂寂不闻车马音。自此知君无定止,一片情怀冷如水。既无黄耳寄家书,也合随时寄雁鱼。日月逡巡又一年,何事归期竟杳然?堂上双亲发垂白,用尽倚门多少力。孟郊曾赋游子行,陟岵如何不见情。室中儿女亦双双,频问如何客异乡?异乡知是育才处,人情不免且契慕。低头含泪告儿女,游必有方况得所。八月凉风满道途,好整征鞍寻旧路。吾乡虽多俊秀才,往往怕君头角露。圣朝飞诏下来春,青毡早早慰双亲。飞龙公道取科第,男儿事业公卿志。笔下密密为君言,书中重重写妾意。秋林有声秋夜长,愿君莫把斯文弃。
https://shici.929r.com/shici/sf9vS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