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鲍县尹心田道院设醮韵》
《和鲍县尹心田道院设醮韵》全文
元 / 唐桂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神光曾遇泰山尖,后世侵寻礼法纤。

黄纸丹书知尚敬,太羹玄酒味方甜。

瑞云霭霭常围座,仙鹤翩翩不下檐。

寄语郎官名父子,定将繁祉锡安恬。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唐桂芳所作的《和鲍县尹心田道院设醮韵》。诗中描述了对道教仪式的崇敬与赞叹,以及对神仙庇佑的期待。首句“神光曾遇泰山尖”暗示了鲍县尹在道院举行的醮仪可能与泰山神的信仰有关,具有神圣的氛围。接下来的“后世侵寻礼法纤”表达了对传统礼仪的尊重和遵循。

“黄纸丹书知尚敬,太羹玄酒味方甜”描绘了祭祀时的庄重仪式,黄纸丹书象征着神圣的文书,太羹玄酒则代表了纯洁的祭品,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神灵的虔诚和敬畏之情。诗人认为这样的仪式让人心生甜美之感。

“瑞云霭霭常围座,仙鹤翩翩不下檐”运用了象征手法,瑞云围绕和仙鹤不离,渲染出祥瑞的景象,暗示设醮活动得到了神灵的庇护。最后两句“寄语郎官名父子,定将繁祉锡安恬”,诗人以长辈的口吻,祝愿鲍县尹及其家族因这次道教活动而获得福祉,生活安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寓意丰富的象征,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人们对道教仪式的尊崇和对吉祥安宁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唐桂芳
朝代:元

元明间歙县人,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唐元子。少从洪焱祖学。元至正中,授崇安县教谕,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辞不就。寻摄紫阳书院山长。卒年七十有三。有《白云集》等。
猜你喜欢

乌衣巷

日落凭栏感慨频,长干桥畔冷残春。

桑田芜没徒多事,兰玉丛生更几人。

风暖影翻花外燕,雨多痕蚀草间麟。

堪嗟群从成功后,不及钟山一尉神。

(0)

思归·其二

点点杨花飞满洲,只应催促送行舟。

非关向晚伤心事,自怯春寒不肯留。

(0)

玲珑四犯.戏调梦窗

波暖尘香,正嫩日轻阴,摇荡清昼。

几日新晴,初展绮枰纹绣。

年少忍负韶华,尽占断、艳歌芳酒。

看翠帘、蝶舞蜂喧,催趁禁烟时候。

杏腮红透梅钿皱。燕将归、海棠厮句。

寻芳较晚,东风约、还在刘郎后。

凭问柳陌旧莺,人比似、垂杨谁瘦。

倚画阑无语,春恨远、频回首。

(0)

效颦十解.好事近·其五拟东泽

新雨洗花尘,扑扑小庭香湿。

早是垂杨烟老,渐嫩黄成碧。

晚帘都卷看青山,山外更山色。

一色梨花新月,伴夜窗吹笛。

(0)

哭同年友冯校书·其一

叔常双骭骨,客死汉江中。

忆昨烦忧甚,知吾友道穷。

远游那知已,即愿得纯终。

他日论巴产,东西有二冯。

(0)

重赋三高·其一

著就农夫谷不收,江湖著我系虚舟。

渔樵拍手应相笑,不得长鲸取次休。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