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周尚志同归寓所适寺门已闭会宿张伯龙宅》
《周尚志同归寓所适寺门已闭会宿张伯龙宅》全文
元 / 傅若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清秋为客依僧寺,落日逢君过客窗。

并座总看人似玉,临觞翻畏酒如江。

曲终别院归银烛,钟罢回廊闭石幢。

已去却还仍不恶,论诗未觉寸心降。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周尚志同归寓所适寺门已闭会宿张伯龙宅》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秋日黄昏时分的偶遇与相聚,充满了诗意与深情。

首联“清秋为客依僧寺,落日逢君过客窗”以清秋时节为背景,将诗人独自游历的情景与偶然相遇的友人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诗人仿佛是秋天的旅人,在僧寺旁驻足,而夕阳的余晖恰好映照在友人的窗前,这一偶然的相遇,让整个画面显得格外温馨。

颔联“并座总看人似玉,临觞翻畏酒如江”进一步深化了人物形象和情感交流的细腻描绘。诗人与友人并肩而坐,彼此相视,眼中仿佛都映照着对方的纯净与美好,如同玉石般晶莹剔透。而当他们举杯对饮时,诗人却因酒的浓烈而感到敬畏,这既是对酒的敬畏,也是对友情深厚的一种表达。

颈联“曲终别院归银烛,钟罢回廊闭石幢”则通过场景转换,展现了聚会结束后的宁静与安详。音乐声消散,别院中只剩下银色的烛光,钟声停止后,回廊关闭,石幢也沉寂下来,一切都归于平静,但这份平静中蕴含着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尾联“已去却还仍不恶,论诗未觉寸心降”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相聚的深刻感受。虽然相聚终将离去,但心中留下的美好回忆并未减损,反而更加珍贵。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友人的交流,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升华,对诗歌的热爱与追求并未因此而降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人物情感以及聚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生活、艺术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元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傅若金

傅若金
朝代:元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生辰:1303—1342

傅若金(1303—1342) 字与砺,一字汝砺,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 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猜你喜欢

谢乔职方惠书

珍重君郎一纸书,亲书何啻敌琼琚。

便回岂易逢归雁,频看应难长蠹鱼。

先寄路经千里外,后批情更万重馀。

静思贵不忘贫贱,当日荆州亦未如。

(0)

寇相公生辰因有寄献

宋朝元老更谁先,已咏功成二十年。

好去上天辞将相,归来平地作神仙。

坐看云岫资闲兴,卧听霓裳引醉眠。

多少年辰献诗者,应无真祷似狂篇。

(0)

哭钱观察

操麾授钺器纵横,尽说长城指顾成。

岳既孕灵偏有意,天何促寿太无情。

明堂欲建栋梁折,巨海将浮舟楫倾。

未得四旬馀四载,龙旌不觉变铭旌。

(0)

送薛端公赴右蜀均输兼呈司理刘大著二首·其一

金鱼新跃绣衣边,暂委均输出剑关。

九折路危骢马怯,一方尘静木牛闲。

诸侯迎送威风下,赤子歌谣喜气间。

更羡锦城刘大著,海棠花里恣追攀。

(0)

送秘丞王利通倅阆州

到想行仁政,民间岂复言。

冤思雪蜀魄,哀欲吊巴猿。

山水州城僻,烟岚路径昏。

遥思上事日,正值海棠温。

(0)

送乔职方赴阙

一种徵书下九重,汉唐贤士岂能同。

定归金马殊黄散,不解银鱼胜白公。

千骑拥行歧路满,万人泣送郡城空。

他时若继前交代,肯意棠郊鹤发翁。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