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回首远,渐渐近严陵。
客梦春江橹,乡心野店灯。
路行三百里,山看万千层。
处处皆幽胜,题诗愧不能。
长安回首远,渐渐近严陵。
客梦春江橹,乡心野店灯。
路行三百里,山看万千层。
处处皆幽胜,题诗愧不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严陵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首句“长安回首远,渐渐近严陵”,诗人遥望长安,心中充满对远方故乡的怀念,而随着行程的推进,眼前的景色逐渐转向了目的地严陵,这种情感的转变,既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也暗含着对过往的留恋。
“客梦春江橹,乡心野店灯”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景象。春江上的船橹轻轻摇动,仿佛在梦中穿梭;而远处野店的灯火,则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这两句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路行三百里,山看万千层”则进一步描绘了旅途的漫长与壮丽。三百里的路程,穿越了无数层叠的山脉,不仅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复杂多变,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旅程的艰辛与探索。这里不仅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
最后,“处处皆幽胜,题诗愧不能”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感慨。每处风景都美不胜收,但诗人却自谦地表示自己无法用诗句完全表达心中的感受。这不仅是对自身文采的谦虚,也是对大自然无尽魅力的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所见的自然风光和内心的思绪变化,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自身能力的谦逊表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我曾戴笠山之前,杖藜拄破芝畦烟。
看花酌酒旦复暮,寻诗据石听流泉。
玄猿戏剧挂危树,白鹤翩翻来半天。
仙坛僧宇隐空翠,隔竹鸟声如管弦。
有时酣倚涧畔松,支颐仰面观芙蓉。
乱云散后雨新洗,秀色一峰奇一峰。
有时攀蹑烟云外,俯瞰孤飞黄鹄背。
沧溟东尽见蓬莱,极目更无山障碍。
兴阑反我文会堂,青衫济济皆琳琅。
执经问难语道德,次及政务兼文章。
寻常越月一再来,山灵勾引无推排。
可怜未结丘壑愿,别我半年真怅怀。
如今风送宫亭舸,五老依依如候我。
津头先遣雪禽迎,峰巅不许苍烟锁。
可堪行客谩匆匆,夕阳回首青山空。
岂无携酒绍佳赏,谁如咋指昌黎翁。
苔青藓碧应重重,旧游踪迹休深封。
题诗略与山灵道,别思尽在难言中。
《辛酉孟春奉命入蜀道出鄱湖寄别匡庐五老》【明·苏葵】我曾戴笠山之前,杖藜拄破芝畦烟。看花酌酒旦复暮,寻诗据石听流泉。玄猿戏剧挂危树,白鹤翩翻来半天。仙坛僧宇隐空翠,隔竹鸟声如管弦。有时酣倚涧畔松,支颐仰面观芙蓉。乱云散后雨新洗,秀色一峰奇一峰。有时攀蹑烟云外,俯瞰孤飞黄鹄背。沧溟东尽见蓬莱,极目更无山障碍。兴阑反我文会堂,青衫济济皆琳琅。执经问难语道德,次及政务兼文章。寻常越月一再来,山灵勾引无推排。可怜未结丘壑愿,别我半年真怅怀。如今风送宫亭舸,五老依依如候我。津头先遣雪禽迎,峰巅不许苍烟锁。可堪行客谩匆匆,夕阳回首青山空。岂无携酒绍佳赏,谁如咋指昌黎翁。苔青藓碧应重重,旧游踪迹休深封。题诗略与山灵道,别思尽在难言中。
https://shici.929r.com/shici/cubiPMeiZn.html
有客解宪节,归来理诗瓢。
谁知天宠深,黄金锡横腰。
鹤发恒辉辉,仙风自飘飘。
兹当初度辰,南极光摇摇。
斓斑戏何人,武部还星轺。
更有桥门英,次第欢终朝。
膝边固森森,遥祝惟宫僚。
捧觞献云液,击石腾箫韶。
此乐今古稀,盛事堪图描。
愿言如南山,愿言似沓潮。
屹然独长存,浩浩无时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