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随我见天台,又趁金华路上回。
栖凤亭中留不去,武夷山下野猿哀。
白云随我见天台,又趁金华路上回。
栖凤亭中留不去,武夷山下野猿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曲肱诗》之第十三首。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流露如下:
白云随我见天台,诗人以自在的情怀与自然景物相融合,表达了对山水之美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白云”象征着自由和纯净,而“天台”则代表了一种精神寄托的地方。
又趁金华路上回。这一句流露出诗人游历后返回时的心境。“金华”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的美丽景色,或者是对旅途中所见之美的概括。这里的“回”字带有一种淡淡的离愁。
栖凤亭中留不去,诗人在“栖凤亭”中流连忘返,不忍离去。这表明了他对于这片风景的喜爱和向往。“栖凤”意为凤凰栖息之地,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吉祥象征,常用来形容美丽高雅的地方。
武夷山下野猿哀。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武夷山下的“野猿哀”给人以深切的感受。这里的“野猿哀”不仅是对自然界中生物鸣叫的细腻描写,也象征着一种孤寂和忧郁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白云、金华路、栖凤亭和武夷山下野猿哀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余自来天台,凡经几万回。
一身如云水,悠悠任去来。
逍遥绝无闹,忘机隆佛道。
世途岐路心,众生多烦恼。
兀兀沈浪海,漂漂轮三界。
可惜一灵物,无始被境埋。
电光瞥然起,生死纷尘埃。
寒山特相访,拾得常往来。
论心话明月,太虚廓无碍。
法界即无边,一法普遍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