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吕梁行》
《吕梁行》全文
明 / 王弘诲   形式: 古风

君不见吕梁悬水三十仞,盘涡转地石流迅。

开凿疑留鬼斧工,胥涛鲧浪不停瞬。

昔我维舟向此行,排山倒海势崩腾。

百夫牵挽不得进,十步九折时洄潆。

迩来沙嘴高于石,沧桑转盻俱陈迹。

二洪上下成安流,行人无事惊辟易。

辛苦官家事齧桑,投璧沉马犹皇皇。

往事徒闻说坡老,镌功勒石今昂藏。

模糊半已迷蝌斗,纵横错落龙蛇走。

笔峰似与洪争奇,千秋遗迹同岣嵝。

我生好古更怀贤,摩挲巉刻成新篇。

吁嗟,吕梁可平碑可灭,惟有高名终古常流传。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弘诲的《吕梁行》,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吕梁悬水的壮丽景象和历史变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宏伟与人类智慧的较量。

首句“君不见吕梁悬水三十仞”,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吕梁瀑布的壮观景象,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的震撼。接下来的“盘涡转地石流迅”进一步渲染了水流的湍急与力量,仿佛大地都在颤抖。

“开凿疑留鬼斧工,胥涛鲧浪不停瞬”两句,将人工与自然的力量对比,暗示了人类在面对自然伟力时的渺小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人开凿工程的赞叹。

“昔我维舟向此行,排山倒海势崩腾”描绘了诗人亲身经历的壮阔场景,通过“排山倒海”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水流的磅礴气势。

“百夫牵挽不得进,十步九折时洄潆”则通过具体的人力劳动,反衬出自然力量的强大,即使多人合力也无法阻挡水流的前进。

“迩来沙嘴高于石,沧桑转盻俱陈迹”两句,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昔日的景象如今已成过往云烟。

“二洪上下成安流,行人无事惊辟易”则表达了吕梁瀑布经过治理后,成为了一道安全稳定的景观,不再让过路的行人感到惊恐。

“辛苦官家事齧桑,投璧沉马犹皇皇”两句,反映了古代治理河流的艰辛以及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之心。

“往事徒闻说坡老,镌功勒石今昂藏”提到了苏轼(坡老)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功绩的铭记。

“模糊半已迷蝌斗,纵横错落龙蛇走。笔峰似与洪争奇,千秋遗迹同岣嵝”描绘了碑文的模糊与复杂,以及与瀑布相映成趣的景象,体现了自然与文化的和谐共存。

最后,“我生好古更怀贤,摩挲巉刻成新篇。吁嗟,吕梁可平碑可灭,惟有高名终古常流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强调了吕梁瀑布这一自然奇观及其背后故事的永恒价值。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人性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王弘诲
朝代:明

(1542—?)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猜你喜欢

江上晚行寄介之

廉纤一雨适春閒,击剑悲歌气满颜。

消破古今惟日月,补完风雅只江山。

我因为旅成拘滞,君此安居得往还。

一夕竹窗灯烛照,论文谈易两俱閒。

(0)

次韵和邓慎思谢刘明复画道林秋景二首·其二

以诗博画虽不费,要秋得冬如未完。

恍疑霰雪满天地,惨若暮气迷峰峦。

夜堂高张醉魂醒,暑馆偶窥吟魄寒。

笔端直与造化会,莫作人间毫素看。

(0)

长芦五绝句·其二

扁舟昨出国门东,烦暑端如坐甑中。

一雨一凉皆可喜,只嗔三日打头风。

(0)

长芦五绝句·其一

吴楚中间天杳茫,愁霖倾卷水洋洋。

千帆渡口低鹏翼,海阔风微不敢翔。

(0)

大热归城西止于兴国戒坛院

红尘迎马尽飞浮,日脚横天凝不流。

金碧峥嵘凉意动,归轩聊作化城游。

(0)

大业二绝·其一

西苑池塘涸海流,君王十骑月中游。

蛾眉排户争新宠,不道迷藏自有楼。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