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飞仙,紫霞凄调,断歌人听知音少。几番幽梦欲回时,旧家池馆生青草。
风月交游,山川怀抱,凭谁说与春知道?空留离恨满江南,相思一夜苹花老。
白石飞仙,紫霞凄调,断歌人听知音少。几番幽梦欲回时,旧家池馆生青草。
风月交游,山川怀抱,凭谁说与春知道?空留离恨满江南,相思一夜苹花老。
这首诗名为《踏莎行·题草窗词卷》,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沂孙之手。诗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语言优美,意境辽阔。
开篇“白石飞仙,紫霞凄调”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仿佛诗人置身于一片神秘而又不失优雅的自然之中。紧接着,“断歌人听知音少”则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似乎在表达诗人对于音乐艺术的深切理解,却不得其解者。
“几番幽梦欲回时,旧家池馆生青草”一句,则让人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巨变。诗人通过对旧日美好场景的追忆,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深切怀念与不舍。
“风月交游,山川怀抱”这两句,不仅描绘出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纽带,更是借由这种情感交流来抒发自己的胸襟壮志。诗人似乎在通过与自然的对话来寻求心灵的慰藉。
“凭谁说与春知道”一句,则充满了无奈和悲凉,似乎诗人对于时光易逝、春去秋来的无常感到一种无力回天的悲哀。这里,“春”既可以理解为季节,更隐喻着生命中的美好时光。
最后两句“空留离恨满江南,相思一夜苹花老”,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逝去之事物和无法挽回的青春岁月所生的哀愁与感慨。这里,“江南”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美好而又易逝的事物。而“相思一夜苹花老”,则是对相思之情在时间长河中日渐凋敝的无奈感受。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构建了一幅充满哀愁和怀旧色彩的意境画卷。诗人在其中不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更透露出对于生命中无法挽回之物的深切感受。
山重水复。叹路遥寄与,秋思盈掬。
矫首寤歌,梁父龟山,寒泉自漱冰玉。
西清梦里余才调,早暗泣、丹毫黄竹。
更那堪、触绪怀人,惯听断鸿声续。
呼唤石龙醉卧,剩残照弄影,贪看鸥浴。
愁入春风,危柱哀弦,按遍伊凉旧曲。
无端横洒收声泪,偏撼起、松涛惊谷。
念遥天、一角疏星,月冷光空烛。
花酿曾沽,乐天襟上,旧痕犹带余杭。
频袖低鬟,歌吟倚遍蓬窗。
尘踪剩得儒冠老,忆同游、墓草斜阳。佐清觞。
角黍榴花,几转愁肠。
填词为寄苏堤柳,说多时添炷,画省炉香。
留客湖山,殷勤怪底钱塘。
天边雁序人人字,忍寻思、陛戟鹓行。远相望。
泪洒觚棱,梦冷柴桑。
畴昔相知,自许千秋,惟曹与君。
忆甘陵结客,曾经名见,洛阳作赋,如此才横。
酹起陶潜,重邀李白,何日尊前细论文。
春秋笔,叹诗亡不作,泣凤伤麟。纷纷。竖子成名。
祗我辈栖迟行路尘。
问坏空成住,到头谁幻,黄农虞夏,过眼皆陈。
语可当薪,玄真覆酱,犹有侯芭后死人。
归休了,算交亲有泪,天地无情。
遗构临江是。带沧波、脂痕碧沁,露桃红地。
细雨黄昏飘断绠,滴尽冰蜍清泚。
剔苍藓、南朝零字。
一片高梧银瓶冻,问龙鸾、沈恨今何世。
秋镜老,素澜起。一泓谁浸愁滋味。
遣鬘天、珠幡密护,织绡泉底。
凝白雕阑沈香换,那问鸳鸯锦砌。
算常帮、游春镫市。
冷濯尘缁凌波影,照娉婷、翻怕花容悴。
残月唱,付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