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酿曾沽,乐天襟上,旧痕犹带余杭。
频袖低鬟,歌吟倚遍蓬窗。
尘踪剩得儒冠老,忆同游、墓草斜阳。佐清觞。
角黍榴花,几转愁肠。
填词为寄苏堤柳,说多时添炷,画省炉香。
留客湖山,殷勤怪底钱塘。
天边雁序人人字,忍寻思、陛戟鹓行。远相望。
泪洒觚棱,梦冷柴桑。
花酿曾沽,乐天襟上,旧痕犹带余杭。
频袖低鬟,歌吟倚遍蓬窗。
尘踪剩得儒冠老,忆同游、墓草斜阳。佐清觞。
角黍榴花,几转愁肠。
填词为寄苏堤柳,说多时添炷,画省炉香。
留客湖山,殷勤怪底钱塘。
天边雁序人人字,忍寻思、陛戟鹓行。远相望。
泪洒觚棱,梦冷柴桑。
这首《高阳台》词,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魏元戴所作,描绘了作者在己酉年赴任途中,与友人黄子雅、萧瘦棱一道游览西湖的情景,以及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感慨。
词中以“花酿曾沽”开篇,借酒喻情,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乐天襟上,旧痕犹带余杭”,通过引用白居易的诗句,进一步强调了对过往岁月的留恋。随后,“频袖低鬟,歌吟倚遍蓬窗”,描绘了词人在舟中与友人欢聚一堂,饮酒赋诗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情趣。
“尘踪剩得儒冠老,忆同游、墓草斜阳”两句,既是对自身年华老去的感慨,也是对与友人共同经历的美好回忆的怀念。接下来,“佐清觞。角黍榴花,几转愁肠”则通过端午节的习俗,如吃粽子、赏石榴花,来寄托词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忧愁。
“填词为寄苏堤柳,说多时添炷,画省炉香”几句,词人以填词的方式表达对苏堤美景的赞美,并通过“添炷”、“炉香”的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天边雁序人人字,忍寻思、陛戟鹓行”两句,以大雁南飞的景象,象征着人生的迁徙和变化,表达了词人面对国事巨变的无奈与感慨。而“远相望。泪洒觚棱,梦冷柴桑”则直接抒发了词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感慨,展现了词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世人欲不死,焚香事大罗。
死后欲超生,将身靠弥陀。
个里不透彻,仙佛如子何。
我素不持戒,焉能断腥臊。
独有一寸圭,明白不可磨。
学仙与学佛,此事付儿曹。
把酒对湘浦,独吊大夫醒。
当年皇览初度,饮露更餐英。
服以高冠长佩,扈以江蓠薜芷,御气独乘清。
谁意椒兰辈,从臾武关盟。哭东门,哀郢路,悄无宁。
人世纷纷起灭,遗臭与留馨。
一笑远游轻举,三叹道长世短,晦朔自秋春。
洗眼看物变,朝菌共灵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