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召三山峻,晨趋一节回。
乍维青雀舫,还直右银台。
陟降丹涂密,论思武帐开。
欲谈当世务,元藉轶群才。
暮召三山峻,晨趋一节回。
乍维青雀舫,还直右银台。
陟降丹涂密,论思武帐开。
欲谈当世务,元藉轶群才。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晏殊所作的《和宋子京召还学士院(其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宋子京被召回学士院的场景。"暮召三山峻,晨趋一节回",通过时间的对比,展现出召见的紧迫和重要性,暗示了学士院地位之高以及召见者的权威。"乍维青雀舫,还直右银台",青雀舫象征着尊贵,右银台则指朝廷中枢,形象地描绘了宋子京归来的仪仗与威严。
"陟降丹涂密,论思武帐开",进一步描绘了学士院内繁忙而有序的气氛,丹涂象征着朝廷的红墙金瓦,武帐则可能指的是讨论国事的场所,展现了学术与政治的交融。最后两句"欲谈当世务,元藉轶群才",表达了对宋子京卓越才能的期待,认为他将为处理当世事务带来关键性的见解和人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精炼的语言,既描绘了召见的场景,又寓含了对人才的赞美和对政务的期待,体现了晏殊作为文人的敏锐观察力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君才有如切玉刀,见之凛凛寒生毛。
愿随壮士斩蛟蜃,不愿腰间缠锦绦。
用违其才志不展,坐与胥史同疲劳。
忽然眉上有黄气,吾君渐欲收英髦。
立谈左右皆动色,一语径破千言牢。
我顷分符在东武,脱略万事惟嬉遨。
尽坏屏障通内外,仍呼骑曹为马曹。
君为使者见不问,反更对饮持双螯。
酒酣箕坐语惊众,杂以嘲讽穷诗骚。
世上小儿多忌讳,独能容我真贤豪。
为我买田临汶水,逝将归去诛蓬蒿。
安能终老尘土下,俯仰随人如桔槔。
昔者子舆病且死,其友子祀往问之。
跰?鉴井自叹息,造物将安以我为。
今观古塑维摩像,病骨磊嵬如枯龟。
乃知至人外生死,此身变化浮云随。
世人岂不硕且好,身虽未病心已疲。
此叟神完中有恃,谈笑可却千熊罴。
当其在时或问法,俯首无言心自知。
至今遗像兀不语,与昔未死无增亏。
田翁里妇那肯顾,时有野鼠衔其髭。
见之使人每自失,谁能与诘无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