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清馀睡,寒霜入病躯。
漏随诗思急,灯伴客心孤。
匣锁剑三尺,身沈天一隅。
蛟龙困勺水,永夜忆江湖。
月色清馀睡,寒霜入病躯。
漏随诗思急,灯伴客心孤。
匣锁剑三尺,身沈天一隅。
蛟龙困勺水,永夜忆江湖。
这首《秋夕》由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凄清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的思念。
首联“月色清馀睡,寒霜入病躯”,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月光虽清,却难以驱散内心的疲惫与慵懒,寒霜侵袭,更添几分病态的凄凉。这两句以景写情,将诗人因病而产生的倦怠与对寒冷的敏感形象地展现出来。
颔联“漏随诗思急,灯伴客心孤”,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时间的流逝如同诗人的思绪一般急促,而孤灯相伴,则是客居异乡的典型景象,它不仅照亮了四周的黑暗,也映照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这两句通过时间与空间的对比,强化了诗人身处异乡、远离故土的孤独感。
颈联“匣锁剑三尺,身沈天一隅”,则将情感推向了另一个层面。诗人将自己比作一把被锁在匣中的长剑,虽然身处于一方天地,但内心却渴望着自由与战斗。这不仅是对自身处境的一种比喻,也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反思。
尾联“蛟龙困勺水,永夜忆江湖”,以蛟龙困于勺水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困境,依然怀揣着对广阔世界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永夜中,诗人的心灵仿佛回到了那片他魂牵梦绕的江湖,那里有无尽的可能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孤独、挣扎与对自由的向往,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读来令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