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北齐二首·其二》
《北齐二首·其二》全文
唐 / 韩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神器传时异至公,败亡安可怨悤悤。

犯寒猎士朝频戮,告急军书夜不通。

并部义旗遮日暗,邺城飞燄照天红。

周朝将相还无体,宁死何须入铁笼。

(0)
注释
神器:指非常珍贵的物品或权力。
异至公:不同寻常的传承方式。
败亡:失败和灭亡。
怨悤悤:责怪自己过于清醒。
犯寒:冒着严寒。
戮:杀戮。
告急:紧急求救。
并部:古代地区名,今山西太原一带。
义旗:代表正义的旗帜。
遮日暗:遮天蔽日的阴暗。
飞燄:熊熊燃烧的火焰。
周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
将相:高级将领和宰相。
无体:失去尊严或体面。
宁死:宁愿死亡。
铁笼:比喻困境或难以逃脱的地方。
翻译
神器传承非寻常,败亡怎能怪清醒。
冬寒勇士早被杀,紧急军情夜难通。
并州义旗蔽日暗,邺城战火照天红。
周朝官员失体面,宁死也不入铁笼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的惨烈场景,反映了战乱时期人民的深重苦痛和对将领无能的愤慨。诗中的“神器传时异至公”,可能指的是某种不祥之兆或者天象变化预示着国家的动荡不安。接下来的“败亡安可怨悤悤”则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无奈和悲痛。

“犯寒猎士朝频戮”,形容战士们冒着严寒,在清晨时分不断地被送上战场,表现出战争的残酷与牺牲。紧接着,“告急军书夜不通”则描绘了战乱中信息阻塞的情况,即使是紧急情况下的军事文书在夜晚也无法传递。

“并部义旗遮日暗,邺城飞燄照天红”,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战争的激烈和毁灭性。义旗本应象征正义,但现在却被用来遮蔽太阳,而邺城中的火光则映照着天空,使之呈现出恐怖而又壮观的景象。

最后,“周朝将相还无体,宁死何须入铁笼”,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统治集团的失望和批评。这里的“周朝”可能是指代北齐或者其他王朝,而“将相”则代表着军事和政治领导阶层。他们在战乱中表现出的无能,导致国家的败亡,使得诗人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意活着被囚禁于“铁笼”。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景象的生动描绘,以及对统治者的批判,展现了作者韩偓在唐朝时期对于北齐灭亡的反思与哀叹。

作者介绍
韩偓

韩偓
朝代:唐   字:致光   号:致尧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生辰: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猜你喜欢

杭州还乡和尚唱

还乡寂寂杳无踪,不挂征帆水陆通。

蹋得故乡回地稳,更无南北与西东。

(0)

寄张无颇·其一

羞解明珰寻汉渚,但凭春梦访天涯。

红楼日暮莺飞去,愁杀深宫落砌花。

(0)

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綵花应制

密叶因裁吐,新花逐剪舒。

攀条虽不谬,摘橤讵知虚。

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

(0)

题故翠微宫

翠微寺本翠微宫,楼阁亭台几十重。

天子不来僧又去,樵夫时倒一株松。

(0)

诗·其二十六

银星钉称衡,绿丝作称纽。

买人推向前,卖人推向后。

不顾他心怨,唯言我好手。

死去见阎王,背后插扫帚。

(0)

杂诗·其十一

两心不语暗知情,灯下裁缝月下行。

行到阶前知未睡,夜深闻放剪刀声。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