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潜山》
《游潜山》全文
宋 / 李师道   形式: 古风

肩舆转关随俯仰,不忧弱水澄方丈。

细雾萦盘上白云,刚风肃肃天森爽。

夏木阴浓四月寒,涧流触石鸣惊湍。

到身已喜在福地,肯问玄都何处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潜山游玩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内心感受。首句“肩舆转关随俯仰”,以动态的视角展现了行走在山间小径上的体验,仿佛乘坐轻便的轿子随山势起伏而行。接着,“不忧弱水澄方丈”一句,运用了弱水(传说中的一条无法渡过的河流)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赞叹,即使在如此渺小的空间内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深邃。

“细雾萦盘上白云,刚风肃肃天森爽”描绘了云雾缭绕、清风拂面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雾气与白云交织,既增添了神秘感,也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刚劲的风吹过,使得天空显得格外清爽,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夏木阴浓四月寒,涧流触石鸣惊湍”则进一步展示了季节与地理特征的结合。夏日的树木郁郁葱葱,虽是四月,却因山林之中的凉意而感到一丝寒意。山涧的水流在岩石上激荡,发出悦耳的声音,如同急湍一般,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到身已喜在福地,肯问玄都何处坛”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所在之地的满意与喜悦,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他并不关心所谓的“玄都”(道教圣地)在哪里,而是享受于眼前的福地,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纯粹欣赏和内心的宁静平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在自然景观中的感悟与情感,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表达。

作者介绍

李师道
朝代:宋

本子师道,英宗治平中知明州(《宋诗纪事补遗》卷二○)。
猜你喜欢

望夫石

妾颜初如花,妾心已如石。

定情双妍姿,不忍君归见衰色。

妾颜当彫心不移,妾身亦化君始知。

冰为肌,草为鬓,山头无人寄君信。

妾意浅,君心深,恐君复化填海禽。

冤禽来衔石方动,不作巫云入君梦。

(0)

华清宫怀古

霓裳歌吹动华清,小辇曾催花底行。

池上鸳鸯怜并宿,天边牛女笑长生。

空悲此日金钗擘,何事当时白练轻。

一曲淋铃传夜雨,寿王宫内月同明。

(0)

静逸园秋日閒居·其三

地迥人稀到,风清暑不侵。

竹帘香细细,桐阁绿愔愔。

隐几时看画,安弦静谱琴。

夜凉明月上,扫石坐深林。

(0)

游横云山庄·其二

地僻松杉古,寥寥人迹稀。

寒花含宿露,红叶舞斜晖。

山鸟閒催句,溪风冷透衣。

笑言深树底,相对憺忘归。

(0)

团扇新词出汉宫,珍珠一斛赋楼东。

鹃啼蜀国花枝冷,鹤唳钟山蕙帐空。

塞北将军归不得,湘南骚客思无穷。

人间更有穷途困,对泣牛衣叹鬓蓬。

(0)

庚寅秋沅儿下第书寄

去年手中线,为汝缝征衣。

江南四千里,孤帆如鸟飞。

悠悠寡母心,清梦常怀归。

怀归兰陵道,春风复秋草。

不辞啮指迟,惟期立身早。

裁书附雁鸿,言与药石同。

六翮苟不齐,何以凌长风。

今年棘闱战,沦落丰城剑。

空有气如虹,悬知泪如霰。

归来季子颜,羞见山妻面。

人事在苦学,天心惟与善。

场圃且勿视,良图在三献。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