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惹离情霭落晖,如车如盖早依依。
山头触石应常在,天际从龙自不归。
莫向隙窗笼夜月,好来仙洞湿行衣。
春风淡荡无心后,见说襄王梦亦稀。
深惹离情霭落晖,如车如盖早依依。
山头触石应常在,天际从龙自不归。
莫向隙窗笼夜月,好来仙洞湿行衣。
春风淡荡无心后,见说襄王梦亦稀。
这首诗名为《云》,出自唐代诗人韩琮之手。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深沉的离愁和无尽的思念。
"深惹离情霭落晖,如车如盖早依依。"
这两句以秋日余晖为背景,形容离别之情如同漫天云雾一般笼罩心头,深沉而难以驱散。"如车如盖"则用来比喻这种情感的强烈和压抑,如同车马盈门、云遮日月。
"山头触石应常在,天际从龙自不归。"
诗人借山石之坚固与龙之高飞,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以及无法回返的无奈。这里的"常在"和"不归"强化了时间流逝与离别难以挽回的主题。
"莫向隙窗笼夜月,好来仙洞湿行衣。"
此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劝告或自我安慰,建议不要在破碎的窗棂前沉醉于明月之下,而应前往神秘的仙洞中漫步,即使衣服会因山间露水而溻湿。这既是对现实逃离的一种幻想,也隐含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春风淡荡无心后,见说襄王梦亦稀。"
最后两句诗中,以春风为背景,表达了在春天这季节中的淡漠与失落。"无心后"可能指的是对一切世事都失去了兴趣和追求。而"见说襄王梦亦稀"则是用历史上的襄王(楚襄王)的故事来比喻人生如梦,连梦中美好的时光也变得遥不可及。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借古代历史人物的典故,展现了诗人深切的情感世界和超脱现实的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