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夜》
《夏夜》全文
唐 / 贾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原寺偏邻近,开门物景澄。

磬通多叶罅,月离片云棱。

寄宿山中鸟,相寻海畔僧。

唯愁秋色至,乍可在炎蒸。

(0)
翻译
寺庙位置偏远靠近,打开门后景色清澈。
磬声透过树叶缝隙传扬,月亮穿过云层边缘显现。
夜晚寄宿在山中的鸟儿,寻找海边的僧人共度时光。
只担心秋天的到来,突然间又要面对酷暑。
注释
寺:寺庙。
偏:偏远。
邻近:靠近。
澄:清澈。
磬:寺庙里的打击乐器。
通:穿透。
叶罅:树叶缝隙。
月:月亮。
棱:边缘。
寄宿:过夜停留。
山中鸟:山鸟。
相寻:寻找。
海畔僧:海边的僧人。
愁:担忧。
秋色:秋天的景色。
至:到来。
乍可:突然间。
炎蒸:酷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夏夜景象。"原寺偏邻近,开门物景澄"表达了诗人居住在一座偏僻的寺庙附近,清晨推门而出,一切景致都显得异常清晰。接着"磬通多叶罅,月离片云棱"则是说古磐石间长满了青苔,而夜空中明亮的月牙仿佛与飘逸的云朵相触。

诗人随后写到"寄宿山中鸟,相寻海畔僧",这里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鸟儿在山林间安歇,而僧侣则在海边寻找灵魂的宁静。最后两句"唯愁秋色至,乍可在炎蒸"表达了诗人对于夏日即将过去而秋意渐浓的担忧,以及希望能够暂时留住这份炙热与湿润。

贾岛以此诗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界细腻观察和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情怀。这是一首充满意境和哲思的佳作,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静谧而深远的夏夜图景。

作者介绍
贾岛

贾岛
朝代:唐   字:浪(阆)仙   号:无本   籍贯: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生辰:779~843年

贾岛(779~843年),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大英县)主簿。
猜你喜欢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四十六

盖屋不在华,所欲庇风雨。

种花品无繁,四时看开处。

指喻多非约,日涉乃成趣。

吾年能几日,景物亦漫与。

(0)

曾端伯自承移帅川口有怀风旨无便附信忽领教喜成小诗附便奉呈三首·其一

好在曾夫子,宁知晤语期。

倚毗离楚日,鼓吹入夔时。

赤甲薰风近,黄堂淑景迟。

相望邈坤轴,空咏竹枝词。

(0)

送郑吏部出使二首·其一

圣主东南眷念劳,绣衣行部辍名曹。

喜寻物外人多竺,应遇山中相有陶。

丹笔不摇吟笔健,颓风顿革古风高。

如何大展安邦手,勿使鲸鲵弄海涛。

(0)

和郑康道二首·其二

耕隐春江水尽头,一廛已自鄙通侯。

好辞遽作春半别,归意欲兼天际流。

我尚未栽三径竹,君能先泛五湖舟。

要来便作乘风客,莫使烟光有许愁。

(0)

和王应夫见贻六首·其四

大方今始识无隅,明月珊瑚袖手摅。

愧甚许提圯上履,喜于亲授活人书。

风神峙玉藏纯白,议论昂霄到古初。

内顾斐然知不称,祇宜归隐自扶锄。

(0)

戏简钱处和

闻道维摩棐几前,花随宝女下云天。

合欢带缓新妆薄,燕子楼深晚色鲜。

想得琼枝宜夜夜,只应璧月共娟娟。

何时遂预平生友,与出湘云伴锦筵。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