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无边岁月长,几年寒暑历荆阳。
衡巫望处天三尺,湖海流来水一觞。
心地平时为福地,异乡好处似家乡。
乌台一夜芭蕉雨,剩有新凉入画堂。
大化无边岁月长,几年寒暑历荆阳。
衡巫望处天三尺,湖海流来水一觞。
心地平时为福地,异乡好处似家乡。
乌台一夜芭蕉雨,剩有新凉入画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时间与空间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与异乡情感的独特见解。首句“大化无边岁月长”开篇即以宏大视角,表达了时间的无限与岁月的漫长,暗示了宇宙的广阔与生命的短暂。接着,“几年寒暑历荆阳”,通过具体的时间与地点,展现了四季更迭、岁月流转的景象,荆阳作为背景,增添了地域特色和历史感。
“衡巫望处天三尺,湖海流来水一觞”两句,运用夸张与对比的手法,将目光投向远方,描绘了天空的辽阔与湖海的浩瀚,通过“三尺”与“一觞”的对比,既表现了空间的广袤,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这里,“天三尺”可能是一种艺术化的夸张,旨在强调天空的高远;“水一觞”则可能是对湖海之水的比喻,象征着生活的点滴或心灵的滋养。
“心地平时为福地,异乡好处似家乡”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和对异乡情感的理解。在诗人看来,内心的平和才是真正的福地,即使身处异乡,也能找到与家乡相似的美好感受。这种超越地域的情感共鸣,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人性本质的洞察。
最后,“乌台一夜芭蕉雨,剩有新凉入画堂”以自然景象收尾,通过乌台(可能指乌云)下的芭蕉雨,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细节的敏感。这一句中的“新凉”不仅指季节的变化,也可能象征着心灵的更新或精神上的清凉,与前文的“心地平时”相呼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时间和空间、自然与人文、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活美好、心灵平静的向往与追求。
四业三彭,七情六欲,终宵永日教唆。
输他圈匮,难出黑风波。
起尽悭贪嫉妒,生机狡、无限张罗。
堪嗟处,从今至古,谁是不遭呵。王哥。
亲说破,直须决裂,慎勿蹉跎。
把无情慧剑,每每频磨。
假使当场临阵,加刚锐、辟散群魔。
归来后,民安国富,齐唱太平歌。
自小飘蓬,身心落魄,云游多在山东。
世间事,看破浑是假,想荣华犹似梦中。
盖个庵儿,隈山靠水,栽松种竹成林。
炕暖窗明,乐清闲、胜竞利名。
月朗山东,凉风细细,南溪绿水粼粼。
渐炼得方寸如灰冷,一阳生,玉鼎自温。
秀气氤氲,仙花烂熳,芳芬开遍黄庭。
玉女金童,采将来、炼就紫金。
运转三关,驱回四象,冲和一点灵明。气结神凝。
听笙箫、一派乐音。
夙世前缘,生逢正教,全真妙道幽深。
行满功成,跨鸾鹤上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