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其九》
《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其九》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莫问依刘迹,金台又度秋。

威仪非上客,谭笑愧诸侯。

礼许无拘检,诗推异辈流。

东林未归得,摇落楚江头。

(0)
注释
莫问:不必询问。
依刘迹:依附刘邦的行为,这里比喻仕途往事。
金台:黄金台,古时燕昭王为招贤纳士所建,此处代指招贤或时间更迭的象征。
度秋:度过秋天,意指时间的流逝。
威仪:庄重的仪态。
非上客:不是尊贵的客人,自谦之词。
谭笑:谈笑,轻松交谈的样子。
诸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国君,这里泛指权贵。
礼许:礼法上允许。
无拘检:不受约束,自由不羁。
诗推:推崇其诗歌。
异辈流:不同于同辈人的风格或水平。
东林:东林,常指隐居之地,这里比喻理想的隐退之所。
未归得:未能归去。
摇落:树木凋零,比喻时光流逝或年华老去。
楚江头:楚地的江边,泛指南方的水边,带有一种远离尘嚣的意境。
翻译
不必追问依附刘邦的往事,黄金台又一次迎来了秋天。
我虽没有显赫宾客的威严仪表,谈笑间却让诸侯感到惭愧。
礼法上我被允许不拘小节,诗歌造诣被认为超出同辈。
还没能归隐到东林,只能在楚江边看树叶飘落。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渚宫莫问诗》中的第九首。诗中“莫问依刘迹,金台又度秋”两句,通过对古人遗迹的追忆和金台春秋的更替,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感与独自游历的情怀。"威仪非上客,谭笑愧诸侯"则是诗人自谦其身份不高,对于诸侯之间的交往感到谦逊。

"礼许无拘检,诗推异辈流"表明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发扬。最后两句“东林未归得,摇落楚江头”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尚未能回到心之所向——东林,而是在楚江边感受着秋风的萧瑟,物是人非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个人身份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和家君早寒之什

满地清霜结晓寒,平明飞霰洒柴关。

乍凭酒力温肌骨,陡觉风威著面颜。

闾里相呼泥北户,牛羊收牧下前山。

急须趁日藏薪炭,冻后高枝不易攀。

(0)

九日访张子直承出看花戏书学舍五首·其三

贪花自是少年事,沉酒定嫌醒者非。

顾我疏慵老山野,却骑归马背斜晖。

(0)

砚池

萧公事迹久尘泥,独有当年洗砚池。

世俗所传应彷佛,僧人独得耿颓隳。

小亭新构藏幽趣,一水中分叠旧基。

遗泽泯然无处问,清风缅邈竹阴垂。

(0)

和王公觌望日与诸公会于大慈同赏山茶梅花

锦水黄金密印开,东南时望滞盐梅。

得随剑外同为客,幸逐花前醉倒杯。

白玉蕊高枝瘦碧,胭脂萼嫩叶低徊。

绮罗不识清诗骨,须趁春风摸石来。

(0)

诗一首

松竹萧森水石闲,亭台高下耸层峦。

环观叠嶂千重碧,俯瞰澄江万顷寒。

佳景真宜南国诧,画图堪与北人看。

使君贤雅能行乐,肯向东山羡谢安。

(0)

凉轩

凉轩无限景,茂宰乐清闲。

拂榻夜延月,捲帘时对山。

泉声来槛曲,野色入檐间。

遥忆琴樽会,吟游路险难。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