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两知亭》
《两知亭》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我歌泉和两知音,此是涯翁赠别心。

吾道在山还在水,斯人如玉复如金。

高邱远海天无际,旧树新亭日有阴。

一曲雅歌千古意,欲调宫羽入瑶琴。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题为《两知亭》。邵宝以“我歌泉和两知音”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泉水与心灵深处的知音相联系,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接着,“此是涯翁赠别心”,点明了诗歌主题——赠别之情,涯翁在这里既可指送行之人,也可理解为诗人自己,通过赠别表达对友谊的深刻情感。

“吾道在山还在水,斯人如玉复如金”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山”与“水”作为道的载体,寓意着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道(即真理或理想)始终不变。同时,将友人比作“如玉复如金”,赞美其品质之高洁与珍贵,进一步深化了对友情的颂扬。

“高邱远海天无际,旧树新亭日有阴”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画面,高丘与远海相连,天空广阔无垠,既有历史的沉淀(旧树),也有新生的希望(新亭)。日有阴晴变化,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与变化,但总有一份恒定的美好存在。

最后,“一曲雅歌千古意,欲调宫羽入瑶琴”收尾,表达了对美好音乐与深厚情感的追求。雅歌不仅承载着千年的文化意蕴,更是诗人希望通过音乐传达内心的情感,如同调和宫、羽音阶般和谐美妙,融入瑶琴之中,传递给每一个听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友情、人生哲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赞美。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思,体现了邵宝作为明代文人的文学造诣。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摸鱼儿

裹空蒙、冻云如墨,匆匆人在南浦。

灞桥蹇步驮愁去,递与快帆轻橹。堪恨处。

正短烛烧残,未刻西窗句。荒林断莽。

便闲了门前,近人鸥鸟,此意向谁语。

行藏事,尽道日天也悟。流萍忽散还聚。

玉缸春涨葡萄绿,准拟千觞飞羽。君听取。

怕越客灯宵,留滞吴箫鼓。江村夜午。

来共倚寒梅,吹香弄影,璧月照琪树。

(0)

鹊桥仙

来时如觉,去时如梦。别我无情相送。

临行嘱咐没多言,但莫把、人情戏弄。真师宜奉。

仙场选中。乘取彩鸾金凤。

向蓬莱高会醉蟠桃,也胜似、人间打哄。

(0)

感皇恩

云海接瀛洲,鹏程浩渺。换尽凡胎步方到。

神仙底事,紫府丹台幽杳。纵分明指点、人难晓。

药圃芝田,灵苗瑞草。满地香风遣谁扫。

洞天不夜,月底行吟缥缈。待知音付与、玄中宝。

(0)

鸣鹤遗音.苏武慢·其一并序

云缕虹竿,月钩星饵,海上金鳌曾钓。

蓬岛连根,昆崙无外,不比人间嵩少。

返本还源,成功满行,坐待紫皇飞诏。

笑令威、千岁来归,知换几番华表。

谁曾伴、阿母重游,蟠桃再结,目断西飞青鸟。

林屋无扃,洞天不老,铁笛一声云杪。

皎皎灵台,荧荧明镜,尘土等闲昏了。

看火轮、飞出扶桑,万户千门皆晓。

(0)

踏莎行

春渚芹蒲,秋郊梨枣。西风沃野收红稻。

檐前炙背媚晴阳,天涯转瞬萋芳草。

鲁望渔村,陶朱烟岛。高风峻节如今扫。

黄鸡啄黍浊醪香,开门迎笑东邻老。

(0)

江城子.夜饮池上

摩诃池上水风情。露零零。月华明。

玉簟铢衣,清影照闲情。

一曲洞仙歌未阕,霜叶满,凤凰城。

醉魂轻举上青冥。閟仙扃。堕沧溟。

散作秋香,无语话三生。

安得青莲同把酒,挥醉墨,问枯荣。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