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江寺》
《宿江寺》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岛僧留宿慰衰颜,旧住何妨老未还。

身共锡声离鸟外,迹同云影过人间。

曾无梦入朝天路,忆有诗题隔海山。

珍重来晨渡江去,九华青里扣松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jiāng
táng /

dǎosēngliú宿wèishuāiyánjiùzhùfánglǎowèihái
shēngòngshēngniǎowài

tóngyúnyǐngguòrénjiān
céngmèngcháotiānyǒushīhǎishān

zhēnzhòngláichénjiāngjiǔhuáqīngkòusōngguān

翻译
岛上和尚挽留我过夜,慰藉我衰老的容颜,过去住过的地方不妨再住,虽然年老还未归乡。
身体伴随着锡杖的响声远离飞鸟之外,在云端的影子里穿越人世间。
从未梦想过踏入朝见天子的大道,回忆中却有诗句描绘隔着海洋的山川。
珍视明天早晨渡江离去的时刻,在青翠的九华山中敲响松树下的门扉。
注释
岛僧:住在岛上的和尚。
留宿:挽留过夜。
衰颜:衰老的面貌。
旧住:过去居住的地方。
身共:身体一起。
锡声:锡杖的声音,锡杖是僧侣行走时携带的手杖。
离鸟:远离的飞鸟。
云影:云的阴影,比喻行踪不定。
曾无:从未。
梦入:在梦中进入。
朝天路:通往朝廷的道路,比喻仕途。
珍重:珍惜重视。
来晨:明天早晨。
渡江:横渡江河。
九华青:指九华山,因其青翠而得名。
松关:松林中的门户,这里指寺庙之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在江边寺庙中留宿的宁静夜晚。"岛僧留宿慰衰颜"一句,既表达了僧侣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淡定心境。"旧住何妨老未还"则暗示诗人可能已经久居此地,对这里有着不舍的依恋。

接着的两句"身共锡声离鸟外,迹同云影过人间"形象地描绘了僧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身体似乎融入了铃声之中,与飞鸟共同飘荡在空中,而脚下的踪迹犹如浮动的云影,轻盈地穿梭于人间。

"曾无梦入朝天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不问政事的心态。"忆有诗题隔海山"则可能是在回忆某个遥远的地方,或是某个特定的情感记忆,这里用“隔海山”来形容距离之远和心灵的深处。

最后两句"珍重来晨渡江去,九华青里扣松关"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早晨,准备渡江离去时的心情。"九华青里"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理位置,而"扣松关"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似乎是在描述诗人在离别前最后的停留和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僧侣生活状态的描绘,以及与自然界的交融,展现了一种宁静、超脱、淡泊名利的禅意。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怀素上人草书歌

衡阳双峡插天峻,青壁巉巉万馀仞。

此中灵秀众所知,草书独有怀素奇。

怀素身长五尺四,嚼汤诵咒吁可畏。

铜瓶锡杖倚闲庭,斑管秋毫多逸意。

或粉壁,或綵笺,蒲葵绢素何相鲜。

忽作风驰如电掣,更点飞花兼散雪。

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劲铁。

君不见张芝昔日称独贤,君不见近日张旭为老颠。

二公绝艺人所惜,怀素传之得真迹。

峥嵘蹙出海上山,突兀状成湖畔石。

一纵又一横,一欹又一倾。

临江不羡飞帆势,下笔长为骤雨声。

我牧此州喜相识,又见草书多慧力。

怀素怀素不可得,开卷临池转相忆。

(0)

酬知退

终须修到无修处,闻尽声闻始不闻。

莫著妄心销彼我,我心无我亦无君。

(0)

永明乐十首·其七

燕驷游京洛,赵服丽有辉。

清歌留上客,妙舞送将归。

(0)

送沈记室夜别诗

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晓云。

秋风两乡怨,秋月千里分。

寒枝宁共采,霜猿行独闻。

扪萝正意我,折桂方思君。

(0)

咏早梅诗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0)

言志诗

庆云未时兴,云龙潜作鱼。

神鸾失其俦,还从燕雀居。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