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知退》
《酬知退》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终须修到无修处,闻尽声闻始不闻。

莫著妄心销彼我,我心无我亦无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óuzhī退tuì
táng / yuánzhěn

zhōngxiūdàoxiūchùwénjìnshēngwénshǐwén

zhùwàngxīnxiāoxīnjūn

注释
终须:最终必须。
修到:修行到达。
无修处:无需再修行的境界。
闻尽:听遍所有。
声闻:声响,这里指外界的一切感知。
莫著:不要执着。
妄心:虚妄不实的心念。
销彼我:消除自己与他人的分别。
我心:内心。
无我:没有自我的概念。
亦无君:也没有他人的概念,'君'泛指他人。
翻译
最终需修行到达无需再修的境地,听遍一切声响后方能超越听见的界限。
切莫执着虚妄之心消除自我与他人的界限,当心灵中无我亦无他人时,方为真悟。
鉴赏

这首诗是元稹在唐朝时期所作,名为《酬知退》。从这几行诗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修行与悟道的深刻理解。

“终须修到无修处,闻尽声闻始不闻。” 这两句表达了一个高层次的修炼境界,即通过不断地修行,最终达到一种超越形式和外在行为的纯粹状态。在这个阶段,所有的声音、感知都被超越,仿佛回到了未有所闻的初始状态。

“莫著妄心销彼我,我心无我亦无君。” 这两句则进一步阐述了心灵解脱的境界。诗人告诫自己不要再执着于虚幻不实的心态,要消除对自我的固有观念。当心中没有了自我与他人的区分,也就没有了主奴的关系。这是一种超越世间纷争,达到了内在自由和平等的境界。

整首诗体现了一种禅宗思想,强调通过修行达到心灵的解脱,去除世间的迷障与束缚,最终达到一种清净无为的状态。这也反映了唐代文学中深厚的佛学影响。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其四十四

老军樵采供衣食,官府饥寒痛逼之。

贼满四郊无处采,忍闻半日尽逃移。

(0)

苦雨独坐有感

白黑贤愚混是非,诙谐调笑足投机。

平原具眼犹轻遂,延赏何人解识韦?

红杏碧桃应懒种,孤云野鹤自高飞。

世间处处鱼羹饭,好及秋凉早赋归。

(0)

夜坐有感四首·其四

大厦将倾日,徒劳一木擎。

揆时难与祸,避位敢忘君?

无术能平寇,持威谩张军。

中宵时念此,老气欲干云。

(0)

夜坐有感四首·其一

稍稍月当户,萧萧风满林。

夜寒香梦远,霜重漏声沈。

孝子终身泪,忠臣到死心。

承平春似海,岂料有如今?

(0)

高荣禄筑南城别墅,苍松老柏,异花时果,蔚然成林。公与夫人乘小车,携二孙,来往其间。徵余赋,遂次杜公何将军山林十首云·其六

穿树通山色,浇畦汲井泉。

鱼肥堪脍炙,蚕熟得丝绵。

怪石粘枯藓,圆荷贴小钱。

便令金北斗,宁换此山川?

(0)

高荣禄筑南城别墅,苍松老柏,异花时果,蔚然成林。公与夫人乘小车,携二孙,来往其间。徵余赋,遂次杜公何将军山林十首云·其五

书帙携孙读,尊罍待客开。

閒心云外鹤,高兴雪边梅。

野老时相看,沙鸥亦复来。

绝怜老松柏,清影荫莓苔。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