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飘蓬,身心落魄,云游多在山东。
世间事,看破浑是假,想荣华犹似梦中。
盖个庵儿,隈山靠水,栽松种竹成林。
炕暖窗明,乐清闲、胜竞利名。
月朗山东,凉风细细,南溪绿水粼粼。
渐炼得方寸如灰冷,一阳生,玉鼎自温。
秀气氤氲,仙花烂熳,芳芬开遍黄庭。
玉女金童,采将来、炼就紫金。
运转三关,驱回四象,冲和一点灵明。气结神凝。
听笙箫、一派乐音。
夙世前缘,生逢正教,全真妙道幽深。
行满功成,跨鸾鹤上太清。
自小飘蓬,身心落魄,云游多在山东。
世间事,看破浑是假,想荣华犹似梦中。
盖个庵儿,隈山靠水,栽松种竹成林。
炕暖窗明,乐清闲、胜竞利名。
月朗山东,凉风细细,南溪绿水粼粼。
渐炼得方寸如灰冷,一阳生,玉鼎自温。
秀气氤氲,仙花烂熳,芳芬开遍黄庭。
玉女金童,采将来、炼就紫金。
运转三关,驱回四象,冲和一点灵明。气结神凝。
听笙箫、一派乐音。
夙世前缘,生逢正教,全真妙道幽深。
行满功成,跨鸾鹤上太清。
这首元代牛真人的《宣静三台》描绘了一位云游道士的生活态度和修炼境界。诗人以自我为视角,描述了他从小漂泊不定,看透了世俗的虚幻与荣华,选择在山水之间盖庵修行,过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他栽种松竹,享受清闲,不追求名利,而是专注于内心修炼,使心境如灰冷的方寸间生出阳气,修炼至玉鼎自温的境地。
诗中提到的"月朗山东,凉风细细,南溪绿水粼粼",展现了自然景色的恬静优美,为他的修炼提供了理想的环境。随着修炼的深入,他的精神世界愈发纯净,仙花烂漫,香气四溢,象征着内心的清明与超脱。他通过修炼,达到气结神凝,心灵与宇宙和谐共鸣的状态,听到笙箫乐音,感受到生命的韵律。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正教全真的执着追求,以及期待功成圆满,飞升太清的愿望,体现了道教追求长生不老、羽化登仙的理想。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道家生活的独特理解和体验。
知君官属大司农,诏幸骊山职事雄。
岁发金钱供御府,昼看仙液注离宫。
千岩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辇路中。
不睹声明与文物,自伤流滞去关东。
豪不必驰千骑,雄不在垂双鞬。
天生俊气自相逐,出与雕鹗同飞翻。
朝行九衢不得意,下鞭走马城西原。
忽闻燕雁一声去,回鞍挟弹平陵园。
归来青楼曲未半,美人玉色当金尊。
淮阴少年不相下,酒酣半笑倚市门。
安知我有不平色,白日欲落红尘昏。
死生容易如反掌,得意失意由一言。
少年但饮莫相问,此中报雠亦报恩。
骏马事轻车,军行万里沙。
胡山通嗢落,汉节绕浑邪。
桂满天西月,芦吹塞北笳。
别离俱报主,路极不为赊。
麻姑山下逢真士,玄肤碧眼方瞳子。
自言混沌凿不死,大笑老彭非久视。
强争龙虎是狂人,不保元和虚叩齿。
桃花雨过春光腻,劝我一杯灵液味。
教我无为礼乐拘,利路名场多忌讳。
不如含德反婴儿,金玉满堂真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