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数枝放,寒筠几干斜。
露中香自远,风处韵偏赊。
气味似同道,孤高本一家。
不凡工寓意,真洗尽铅华。
野菊数枝放,寒筠几干斜。
露中香自远,风处韵偏赊。
气味似同道,孤高本一家。
不凡工寓意,真洗尽铅华。
此诗以“题董其昌鉴定宋元明名画册(其五)元王渊菊竹”为背景,由清代诗人弘历所作。诗中描绘了野菊与寒筠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它们在露水中的香气和微风中的韵律。
首句“野菊数枝放”,描绘了野菊在野外绽放的情景,展现出其生命力的顽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次句“寒筠几干斜”,则转向描绘寒筠(即竹子)的形态,几干斜立,既表现了竹子的坚韧不拔,也暗示了其在寒冷环境中依然挺立的姿态。
接着,“露中香自远,风处韵偏赊”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野菊与寒筠的描写。露水中散发出的香气,不仅远播,更增添了自然界的神秘与美丽;微风中竹子的韵律,因环境而显得更加悠扬,体现了自然界中微妙而又和谐的音乐感。
“气味似同道,孤高本一家”这两句,将野菊与寒筠的特质进行对比与融合,强调了它们虽各自独立,但都拥有着高洁、孤傲的品质,如同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构成了自然界的美好图景。
最后,“不凡工寓意,真洗尽铅华”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作的深刻理解与赞赏。认为这幅作品不仅技艺非凡,更重要的是它蕴含了深刻的寓意,能够洗净尘世的铅华,引导人们回归自然、纯净的心灵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野菊与寒筠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更蕴含了对高洁品格的赞美与追求,以及对艺术作品深层意义的感悟。
卞和能识玉,荆山得良宝。
知玉不知人,屡刖自残槁。
孟尝有内珍,何意货贿间。
灵物不能舍,神珠自来还。
盛公抱天瑞,手把山龙章。
惓与时人观,放之瀛壶傍。
朝披金光草,夕悬明月珰。
适从具茨来,独宿白玉房。
凡夫亦知宝未得,先生傥肯示以求之方。
道人号月泉,邀作月泉篇。
道院常有月,道院本无泉。
石坛空歌罢,斜倚长松眠。
竽籁尽沉寂,云烟纷绵联。
上有黄玉顶,下有碧瑶渊。
心赏极神畅,不测何名天。
恍然欠伸双瞳开,手握碧萝,脚蹑紫苔。
犹是朝元之宇,步虚之台。
人间少玄境,况此百肆万火中,安有广寒与蓬莱。
吾闻太湖之傍、洞天之幽,千山绕缭相罗周。
其间飞珠喷玉,贯穿漱涤多异流。
夜夜玉镜飞上千山头,来印万壑金波滉漾寒光浮。
姮娥下浴魈魅避,眼波莹照大九州。
授仙老以玉诀,与三光而俱留。
道人已自梦中受得金锁流珠之洞文,吞黄月而饮上池,舞贝阙而遨蓬丘。
世间月泉空悠悠,轩辕之孙尔同俦。
胸有日月袖有海,能为道人作此讴。
向来院字多垢浊,勿将灵诠语蜉蝣。
《月泉篇》【明·祝允明】道人号月泉,邀作月泉篇。道院常有月,道院本无泉。石坛空歌罢,斜倚长松眠。竽籁尽沉寂,云烟纷绵联。上有黄玉顶,下有碧瑶渊。心赏极神畅,不测何名天。恍然欠伸双瞳开,手握碧萝,脚蹑紫苔。犹是朝元之宇,步虚之台。人间少玄境,况此百肆万火中,安有广寒与蓬莱。吾闻太湖之傍、洞天之幽,千山绕缭相罗周。其间飞珠喷玉,贯穿漱涤多异流。夜夜玉镜飞上千山头,来印万壑金波滉漾寒光浮。姮娥下浴魈魅避,眼波莹照大九州。授仙老以玉诀,与三光而俱留。道人已自梦中受得金锁流珠之洞文,吞黄月而饮上池,舞贝阙而遨蓬丘。世间月泉空悠悠,轩辕之孙尔同俦。胸有日月袖有海,能为道人作此讴。向来院字多垢浊,勿将灵诠语蜉蝣。
https://shici.929r.com/shici/7jqUMS.html
秀矣孝廉,名驹在谷。白玉清冰,碧梧翠竹。
少游诸老,孤莺乔木。予家日见,匪暝维夙。
黄庭晋度,朱弦汉曲。群公星落,长庚尔独。
后生更仰,鸡群昂鹄。颓然顺化,行阅沧陆。
修年默逝,亦可世哭。雅绪君断,更莫彼续。
来英日富,风流绝目。前修履践,流膏碎馥。
嗟子勤哉,堆箱叠腹。繄我与君,髧皓相逐。
今我视众,如君我瞩。馀霜犹几,三叹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