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最高顶,中有高人住。
日暮下山来,月明上山去。
香炉最高顶,中有高人住。
日暮下山来,月明上山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洁之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香炉最高顶,中有高人住"两句设定了场景,香炉通常象征着清净与神圣,将其置于山顶,不仅强化了空间的高度,更暗示了居住者的心灵高度和洁净。此处“高人”一词,常指隐逸之士或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选择远离尘世的高处以求心灵的平静。
"日暮下山来,月明上山去"两句则展示了这位高人的生活节奏。日暮时分,他从山中下来,这可能是为了与世间交流或处理必要之事;而当夜色降临,月光清辉之时,他又返回山中。这一系列动作展现了一种超脱物外、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也暗示了他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既与世隔绝又不完全拒绝世俗交流的理想人物形象,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高洁生活和精神自由的向往。
栽培芟治责官曹,官牒书为第一劳。
擢干不知多少树,施功唯系万千艘。
斧斤畏法谁能近,雨露流恩气转豪。
今岁河堤新决坏,森然安用拂云高。
天狼东南鸣,雨矢西北集。
覆载岂不容,缚虎宜在急。
诗书擢将帅,高枕付城邑。
权变非武臣,恩威在呼吸。
壮夫气已激,义士感成泣。
籍籍名四喧,萧萧发竞立。
行旂乱鹰集,已有边风入。
遥知谒明光,介胄但长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