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坡先生挽词·其八》
《东坡先生挽词·其八》全文
宋 / 释道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当年吴会友名缁,尽是人天大导师。

拔俗高标元自悟,妙明真觉本何疑。

篮舆行处依然在,莲社风流固已衰。

它日西湖吊陈迹,断桥堤柳不胜悲。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道潜所作,名为《东坡先生挽词(其八)》。诗中以追忆与缅怀的笔触,悼念了苏轼(东坡先生),展现了对这位文学巨匠的深刻敬仰与惋惜之情。

首联“当年吴会友名缁,尽是人天大导师”描绘了苏轼在世时的辉煌成就与广泛影响,他如同佛门中的高僧,不仅在人间广受尊敬,更在精神层面引领着无数人。这里“名缁”一词,既指苏轼的名声如僧衣般深邃,也暗含其人格的高尚与深远影响力。

颔联“拔俗高标元自悟,妙明真觉本何疑”进一步赞美苏轼的思想境界与智慧。这里的“拔俗”意为超越凡俗,“高标”则指其思想的高度与独特性。“元自悟”和“本何疑”则强调苏轼对真理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不移的信念,他的智慧与洞察力无需怀疑。

颈联“篮舆行处依然在,莲社风流固已衰”转而描述苏轼生前的生活场景与后世对其影响的变迁。通过“篮舆”这一交通工具的使用,以及“莲社”这一文化符号的引用,诗人巧妙地将苏轼与佛教文化联系起来,同时也暗示了苏轼作品中蕴含的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然而,“风流固已衰”一句则表达了对苏轼逝世后,其精神世界与文化影响逐渐淡化的感慨。

尾联“它日西湖吊陈迹,断桥堤柳不胜悲”则是诗人对未来情景的想象与情感的抒发。设想在未来的某一天,人们在西湖边凭吊苏轼的遗迹,断桥边的柳树下弥漫着哀伤的情绪。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对苏轼去世的深切哀悼,也寄托了对苏轼作品永恒价值的期待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苏轼生平事迹的回顾与对后世影响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这位伟大文人的崇高敬意与深情缅怀。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文化意象,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历史感又富含个人情感的世界,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对苏轼及其作品的深刻共鸣。

作者介绍

释道潜
朝代:宋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
猜你喜欢

上真应寺观寺后龙湫,湫在厓上,盖由寺北下马,并高数十折得之。又数步许,得巨石,有僧龛,其中云即唐卢叟所隐成道处。时日斜,方焚香诵经,闻客至,乃辍诵相迎作茶云

凭高窈窕辨精蓝,濯佩还思访古潭。

字扁孟家题处碣,洞留卢叟去时龛。

近人野鸟如曾识,问客山精不敢谈。

闻说平坡犹在上,登临虽倦且停骖。

(0)

赠别李教授亭赴五羊先往馀饶觐省

行色动西风,乡心去住同。

诸生五岭外,之子大江东。

且羡还家鹤,无愁度海鸿。

若逢天上使,书记莫匆匆。

(0)

九日诸生携酒至城东看菊

楚楚临阶菊,重阳特地开。

慰人良有意,报汝愧无才。

巷杵闻鸡发,邻觞送蟹来。

采英吾欲寄,怅望倚江台。

(0)

秋雨寓舍酬答夏编修四首·其一

乱竹通邻舍,修梧限掖垣。

日长惟有雨,秋半祇如昏。

野色愁俱破,河流畏更浑。

惟应好僚友,孤寂义弥敦。

(0)

田君写真

田君力斡成霜铁,一笔能开万豪杰。

总是人间敌海愁,但自不忘泓颍别。

我所思兮大江濆,欲往致之道路分。

安得烦君写作巫山与洛中?

有美人兮,泛波上之游鸿,行岩巅之素云。

呜呼此君不可见,独立乾坤泪如霰。

(0)

筠州东都遇雨

高林展夏绿,杲日转城冈。

四国金石流,忽见飞雨凉。

飘飘西北风,亦复至我傍。

我行初涉旬,去意已徬徨。

亲交苦滞留,川陆互阻长。

远行虽有命,期至讵能忘。

宵分睇南星,命仆戒川航。

岂无他方愿,且及顾旧乡。

旧乡宁非怀,吾生未渠央。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