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惊散阿香雷,坐客分尝雪一杯。
可是陈平长割肉,全胜管仲自分财。
密云惊散阿香雷,坐客分尝雪一杯。
可是陈平长割肉,全胜管仲自分财。
这首诗《均茶》由宋代诗人张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分茶的场景与情感。
“密云惊散阿香雷”,开篇以自然景象入题,用“密云”、“阿香雷”营造出一种紧张而神秘的氛围,仿佛预示着即将发生的一场变化。这里的“阿香雷”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女神阿香,她能驱散乌云带来晴朗,此处借以象征分茶活动带来的清新与和谐。
“坐客分尝雪一杯”,接着描述分茶的场景。在一片宁静中,众人围坐品尝新茶,如同雪花般轻盈、纯净的茶汤,不仅满足了口腹之欲,更带来了心灵上的愉悦与平静。这一句通过“雪一杯”形象地表现了茶的清澈与珍贵。
“可是陈平长割肉”,这里运用了陈平分肉的典故,陈平是汉初著名的政治家,以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著称。诗人将分茶比作分肉,暗示了分茶过程中的公平与和谐,强调了在分享中增进友谊、促进团结的重要性。
“全胜管仲自分财”,最后以管仲的典故收尾。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著名政治家,他善于理财,被誉为“理财之圣”。诗人将分茶的场景与管仲分财相比较,表达了分茶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分配,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富足和道德上的高尚行为,体现了诗人对这种行为的高度赞扬。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历史典故,展现了分茶这一日常活动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既体现了茶文化的魅力,也传递了和谐共处、公平正义的价值观。
冻泥润雨,渐寸寸香芽,翠平如剪。东风不管。
任遥村密驿,尽教生遍。满目萋萋,只有城闉未见。
望中远。点老树舞红,巴锦新浣。南浦残照浅。
是甚处钿车,冷痕初碾。带愁无限。
认家山来路,总迷春眼。江口青连,分出柔波一线。
画帘卷。惹窥楼、晓梳人怨。
峨雪初消,洞庭水、高没楚天。
被真把、并刀剪取,藤几留看。
方絮澹浮云梦泽,尖毫轻抹酒香山。
浑不知、是月是斜阳,涵翠澜。帆隐隐,何处船。
衡湘路,有无间。望二妃佩杳,瑟冷空坛。
掌上浪痕疑带响,袖边风色欲生寒。
记此中、两趁米樯过,曾扣舷。
暖日烘帘,睡起抛残绣。
衫薄不胜寒,乍朦胧、楚腰如柳。
重开鸾镜,扶起半欹鬓,香痕透。眉痕瘦。
都付红酥手。闲愁惯惹,脉脉频回首。
新种合欢花,爱看他、倚残罗袖。
思寻旧梦,勾引是东风,灯昏候。啼鹃又。
吹落巫山后。
长干滩下木兰桡。郎去路迢遥。长年只趁东风急。
偏石尤、不打春潮。
乌帽乡人,白头艇子,多少是归舠。
桥边青柳路傍桃,全不管魂消。
金钗卜尽归将未,料无过、后日明朝。
已是初更,灯花难信,未必便今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