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跫然响,鱼来不俟呼。
饱餐摇尾去,可以验中孚。
池上跫然响,鱼来不俟呼。
饱餐摇尾去,可以验中孚。
这首诗描绘了在池塘边喂养鱼儿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情趣与哲理意味。
“池上跫然响”,开篇以“跫然”二字,生动地描绘了池塘边传来轻轻的脚步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期待的氛围。这脚步声仿佛是大自然的呼唤,预示着即将发生的一幕。
“鱼来不俟呼”,紧接着描述了鱼儿们对食物的敏锐反应。它们听到或感受到食物的到来,便迅速游过来,无需等待人的呼唤。这里不仅展现了鱼儿的机敏和对食物的渴望,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状态。
“饱餐摇尾去”,当鱼儿吃饱后,它们会摇着尾巴离去,这一细节描绘得生动有趣,既体现了鱼儿满足后的悠闲姿态,也暗含了诗人对这种自然和谐场景的喜爱与赞美。
“可以验中孚”,最后两句则升华了主题,通过喂鱼这一小事,表达了“中孚”的概念。“中孚”原为《周易》中的一个卦名,意指内心真诚、言行一致,此处借以表达喂鱼时的诚心诚意,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思考。通过喂鱼这一行为,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学习鱼儿的机敏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从而达到内心的平和与真诚。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喂鱼图景,寓言式地传达了对自然和谐、真诚待物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由来康济属仁人,公更慈仁酷爱民。
闻道忧劳添瘦悴,遣愁聊送瓮头春。
我亦初卜筑,止有湖与山。
一区未易就,首尾八九年。
种竹已成林,积水已成渊。
我始得栖息,守此桑麻田。
羡君治第敏,不出数月间。
落成写胸臆,遥寄到我前。
佳句粲珠玉,妙画梯云烟。
我见为君动,喜甚殆欲颠。
第恨隔山岳,无由相伴闲。
何时一会面,尊酒共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