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伫月亭》
《伫月亭》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灯火动鱼矶,湖边过鸟稀。

孤蟾久未上,五马不成归。

长啸风生座,高吟露满衣。

闲情无日厌,岸帻对清晖。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ùyuètíng
sòng / guāng

dēnghuǒdòngbiānguòniǎo

chánjiǔwèishàngchéngguī

chángxiàofēngshēngzuògāoyínmǎn

xiánqíngyànànduìqīnghuī

翻译
灯火照耀着鱼儿栖息的水边,湖边鸟儿已经很少飞过。
孤独的月亮迟迟没有升起,五匹马也未能一起归来。
在清风中长啸,声音回荡在座位四周,月光洒满衣裳。
闲适的心情永不厌倦,我随意地解开头巾,欣赏着清澈的月光。
注释
灯火:夜晚照明的灯火。
鱼矶:鱼儿栖息的地方。
孤蟾:孤独的月亮。
五马:可能指官员出行的仪仗队。
长啸:大声呼啸。
座:座位。
岸帻:解开头巾,表示随意或休闲。
清晖:清澈的月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诗人在"伫月亭"中,观察到湖边的情景:灯火闪烁,使得水中的鱼儿似乎也随之舞动;鸟儿稀少地飞过,营造出一种宁静氛围。"孤蟾久未上"可能是指诗人自己久久没有登临亭阁,心情有些寂寞;而"五马不成归"则暗示了诗人的心境与世俗隔绝,无法像一般人那样随波逐流。

接下来的两句"长啸风生座,高吟露满衣"展示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自得其乐。"长啸"意味着悠长的呼唤,与"风生座"相结合,似乎是在描述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而"高吟露满衣"则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不受世俗羁绊的情怀。

最后两句"闲情无日厌,岸帻对清晖"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宁静生活的喜爱和无尽的向往。"闲情"指的是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感,而"无日厌"则说明了这种情感是持久且不会厌倦的;"岸帻对清晖"则描绘了一幅诗人独坐水边,享受着清晨或黄昏时分的宁静景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境描写和深远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高雅情操。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醉眠亭四首·其四

一枕双湖意浩然,狂歌酒尽即高眠。

吾生久与时相弃,好逐君归作二仙。

(0)

鹧鸪天·其二

数骑飞尘入凤城。朔方诸部奏河清。

圜扉木索频年静,大晟箫韶九奏成。

流协气,溢欢声。更将何事卜升平。

天颜不禁都人看,许近黄金辇路行。

(0)

和资道山路见菊杂言

桃李不如菊,露下花开意自足。

菊亦谢桃李,妖葩艳萼能入俗。

把菊比君君更清,爱菊肯教陶令独。

君今渐作富贵家,平头奴子红腰束。

人谁敢号髯参军,见者面柔辞气曲。

惟有禅翁向晚秋,东篱细步想风流。

(0)

拟古与韩集叙别

燕雀常相随,鸿鹄中路迷。

岂无岳与海,不如瓜与葛。

食梅令人酸,食冰令人寒。

一闻布帛语,结发得俦侣。

黄檗染素丝,苦浸为别离。

别离近不远,后会犹未期。

(0)

记梦

山上多曲木,涧底有劲草。

乃知穷达性,多随势所到。

此语自梦中,景物殊浩浩。

颇逢平生人,叹息老非少。

独不偶贵胜,昔见非吾好。

语类紫芝歌,敢不勉蹈道。

孰能憔悴予,著之视同袍。

(0)

书事·其二

狂寇舳舻星斗落,列炬烧江犹未觉。

太平斥候固不严,樽俎之谋在河朔。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