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夹路天宁谒僧不遇》
《夹路天宁谒僧不遇》全文
宋 / 朱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支公去不锁禅扉,熟境应留梦里归。

我却寄眠公榻上,此心浑似片云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朱松在探访僧人支公时未遇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文化的独特感悟与个人心境的流露。

首句“支公去不锁禅扉”,以支公离去后禅房之门未锁的景象,暗示了禅宗追求自由、无拘无束的精神境界。门未锁,象征着心灵的开放与自由,也预示着即使支公不在,禅宗的精神依然存在,等待着有缘之人去领悟和体验。

次句“熟境应留梦里归”,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生活的一种向往和理解。这里的“熟境”不仅指支公所在的禅房,更包含了禅宗所追求的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诗人想象自己在梦中回到了这个熟悉而宁静的环境,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深切渴望和认同。

后两句“我却寄眠公榻上,此心浑似片云飞”,则是诗人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他将自己的身体暂时寄宿于支公的榻上,仿佛自己的心灵如同一片轻盈的云朵,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飘荡。这里,“此心浑似片云飞”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轻盈与自由,以及对禅宗精神的深刻体悟。通过这一比喻,诗人表达了自己在禅宗文化影响下,心灵得到了解放,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宇宙和谐共鸣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文化的独特见解和个人心境的深刻探索,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作者介绍
朱松

朱松
朝代:宋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祖籍徐州府萧县人,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议和,贬任江西饶州知州(治今鄱阳),未至任病逝。
猜你喜欢

南乡子.乌石山房即目

千缕袅茶烟。消受松风一榻前。小雨初收帘试卷。

山四面。洗出佛头青万点。

(0)

摸鱼子.春江送客,忆家园作

怅西风、青帘白舫,横河催散瑶席。

桐阴半阁飞觞罢,冷却玉玲珑石。芳岁隔。

卧孙楚楼头、早又过寒食。家园春色。

定砌绽丹芽,径抽碧笋,稚蝶采香湿。

秦淮柳,惯折柔条千尺。露桥送尽行客。

独怜归计偏迟暮,空羡渡江飞鹢。津鼓急。

算此去、鸥波直回樟亭北。沉吟望极。

但有梦来寻,梨花砚雨,斋在小山侧。

(0)

永遇乐.农事

筑岸溪头,占霞珑上,还探秧信。

洗簇分蚕,编栏护鸭,似燕忙无定。

腰缣初试,青裁莎草,细结钓衣成领。

长相伴、秋机织妇,絮语荻帘灯影。

垣泥缺处,木香不断,碌碡砑场如镜。

稻把晴收,芥台晚割,步碓连庖井。

前村耕叟,邀尝腊瓮,寒渚自摇归艇。

休忘却,梅根拨雪,咒花夜醒。

(0)

洞仙歌·其二九日酬别邵亦同

师门同学,询平生良友。闽海将军乱离后。

到西泠桥畔,买醉垆头,人濯濯、彷佛月中春柳。

清才天付与,旅馆残灯,击钵催诗八叉手。

更擅郭熙山,一箑相贻,写眼底、丹枫乌桕。

便送我、兰舟向淮阴,正茸帽风吹,黯然重九。

(0)

惜红衣.和家兄赋荷花紫草

檀粉轻匀,莲衣碎颤,别生春艳。

麦乍青时,空畦早开遍。

分明叠锦,吹几阵、东风难捲。孤燕。

贴地飞来,似并刀裁剪。秧田小岸。

挑菜人归,香弓也留恋。斜阳影里,绀袖斗深浅。

画榼翠尊俱载,坐比绣茵还软。

爱杏村花舞,添了紫塍红点。

(0)

洞仙歌.望九华山

丹崖翠壁,秀色从天泻。见一峰峰尽如画。

昔谪仙曾到,谓似莲花,千载后、我欲登山去也。

直儿孙九井,培塿五松,西望香炉庶其亚。

傥此中仙客,拍手相招,肯教我、鸾骖鹤驾。

请从此、逍遥以终焉,又何必,踌躇未完婚嫁。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