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叟投床早,昏灯落烬频。
鹊翻惊缺月,犬吠逐行人。
未丧诗书业,犹存老病身。
菊花行可醉,作意插乌巾。
倦叟投床早,昏灯落烬频。
鹊翻惊缺月,犬吠逐行人。
未丧诗书业,犹存老病身。
菊花行可醉,作意插乌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秋夜景象。首句“倦叟投床早”写出了主人公年迈体衰,早早地就寝,显示出他的疲倦和对生活的感慨。次句“昏灯落烬频”则通过昏黄的灯火和频繁的灯烬,渲染出夜晚的深沉与静谧。
接下来,“鹊翻惊缺月”描绘了夜空中鹊鸟因月光的缺失而惊飞,这一细节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再者,“犬吠逐行人”以狗叫声衬托出深夜的寂静,以及行人的稀少,进一步强化了秋夜的孤寂氛围。
诗人虽然身体老病,但并未放弃诗书,保持着对学问的坚守,“未丧诗书业,犹存老病身”表达了他对知识的执着和对生命的坚韧。最后两句“菊花行可醉,作意插乌巾”,借菊花酒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隐逸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我解嘲的意味,插上乌巾仿佛回到了古代文士的形象,以酒浇愁,寻求片刻的解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独特体验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