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音良晤几蹉跎,不意高斋此夜过。
丛竹径幽霜气薄,疏梅香冷月痕多。
寻芳往事樽前语,脱草新诗烛下歌。
二十年来枯寂甚,已无残梦到松萝。
好音良晤几蹉跎,不意高斋此夜过。
丛竹径幽霜气薄,疏梅香冷月痕多。
寻芳往事樽前语,脱草新诗烛下歌。
二十年来枯寂甚,已无残梦到松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年末相聚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首联“好音良晤几蹉跎,不意高斋此夜过”,开篇即点出相聚的难得与意外,好音良晤本是难得的欢聚时刻,却因时间流逝而显得稍显遗憾,不料在高雅的书房中,于夜晚得以相会,这种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颔联“丛竹径幽霜气薄,疏梅香冷月痕多”,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丛竹与疏梅,霜气与月痕,共同构成了一幅冬夜静美的画面,也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淡泊。
颈联“寻芳往事樽前语,脱草新诗烛下歌”,转而聚焦于聚会中的对话与创作。在酒樽前,他们回忆往日的寻芳之旅,言语间充满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在烛光下,新诗的创作则展现了他们对当下生活的感悟与憧憬。这一联将过去与现在交织在一起,既是对过去的追忆,也是对未来创作的期待。
尾联“二十年来枯寂甚,已无残梦到松萝”,以二十年为时间跨度,表达了长时间的孤独与寂寞,但如今在友人的陪伴下,似乎连残留的梦境都变得不再重要。这不仅是对当前相聚的珍惜,也是对过往经历的一种释怀,暗示着在友情的温暖中,心灵得到了慰藉与释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温馨与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顾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不知今日是何年,忽然生白照无边。
全体莹净妙无象,还我太极未分前。
开口大笑说不得,一日一夜独自颠。
与君同此光明域,有辞难铸玄中玄。
醉吐大语吞六合,前古朽言无光鲜。
浩然之气开虚空,举头渺渺皆青天。
季鹰次第赋归来,底用莼鲈苦苦催。
顾我已如无用木,从人自笑不然灰。
江湖空有忧时叹,朝野应多济世才。
不信子牟存阙意,可能全付与衔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