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晨霜》
《晨霜》全文
明 / 潘希曾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晨霜忽被野,万木含冻姿。

晖晖日初映,策策风长吹。

昨来三日雾,消散今何之。

虽云历瘴乡,不复疑斯时。

玄冥主冬令,青女出以期。

百物庶有遂,吾亦慰吾私。

阴阳异所用,天心贵推移。

冰霜结春夏,适足为疠疵。

至理谅斯在,天人岂殊岐。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潘希曾的《晨霜》描绘了清晨霜降,万物披上寒意的景象。首联“晨霜忽被野,万木含冻姿”生动展现了霜降后树木凝结霜华的静态美,透露出冬日的肃杀与静谧。接着,“晖晖日初映,策策风长吹”描述阳光穿透霜层,微风吹过,带来一丝暖意,暗示着生机即将复苏。

诗人通过“昨来三日雾,消散今何之”表达了对雾气消散的好奇,暗示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他以“虽云历瘴乡,不复疑斯时”表明自己经历过的困境,但此刻并不畏惧,相信自然法则的运行。

“玄冥主冬令,青女出以期”引用神话传说,点明霜降是冬季的主宰,而冰雪的降临则是按照时节的安排。诗人认为“百物庶有遂”,万物皆有其生长规律,个人也应顺应时势,找到内心的安宁。

最后,“阴阳异所用,天心贵推移”强调阴阳变化的自然法则,以及天道运行中的变化无常。诗人以“冰霜结春夏,适足为疠疵”表达对极端天气可能带来的疾病的忧虑,但也认识到这是自然的一部分,理解并接受它。

总的来看,《晨霜》是一首寓言式的诗,借霜降景象探讨了自然法则、人生哲理和季节更替,体现了诗人对宇宙秩序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潘希曾
朝代:明

潘希曾,浙江金华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因灾异奏陈八事,指斥近幸。出核湖广、贵州军储还,不赂刘瑾,刘瑾大怒,矫诏廷杖除名。刘瑾伏诛,起迁吏科右给事中。嘉靖中历太仆卿,伏阙争大礼。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迁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筑长堤四十余里,期年而成。历兵部左右侍郎。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初四日卒于官,年五十七。赠兵部尚书。有《竹简集》及《奏议》传世。
猜你喜欢

游七星岩·其一

石磴盘旋步上台,浮云浅雨倏然开。

三天日色临金阙,万叠山光映锦台。

归洞已看华表鹤,登仙曾折树中梅。

五千道德从何觅,遥望关门紫气来。

(0)

幽独

扫叶烹茶数米炊,几番啼鸟上花枝。

晴檐对日心如水,不读兵书不看棋。

(0)

华表柱

化鹤重来见此身,当年华表已成尘。

神仙本是人间梦,何处桃源可问津。

(0)

赠去雁

千仞翱翔瞰八方,衡阳山外即他乡。

经秋梦断胡尘远,归路心随云汉长。

风急龙沙飘雪翮,月高秦陇渡河梁。

邮亭见尔南来日,清海城头百草黄。

(0)

海中八景·其二双髻凌波

疑是皇英头上冠,漂流到海化巑岏。

沉湘未闻当年事,且借南荒障倒澜。

(0)

游南华寺

渡筏先登楚岸堤,南宗衣钵入曹溪。

千寻智海源堪溯,一语风幡径岂迷。

金检有书传贝叶,玉绳无影落菩提。

当年多少参禅侣,寂寞花边听鸟啼。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