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鹤重来见此身,当年华表已成尘。
神仙本是人间梦,何处桃源可问津。
化鹤重来见此身,当年华表已成尘。
神仙本是人间梦,何处桃源可问津。
这首诗以“华表柱”为题,作者庞尚鹏在明代创作了它。诗中描绘了一幅仙界与人间交织的梦幻景象,通过“化鹤重来见此身”的开篇,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超脱现实的境界。
“化鹤重来见此身”,诗人以鹤化人的方式,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对自身存在状态的反思。鹤,自古以来便是长寿、高洁的象征,化鹤而归,既是对自然界的美好向往,也是对生命轮回的一种诗意解读。此处“见此身”则暗示了诗人对于自我身份的重新审视,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当年华表已成尘”,这一句承上启下,将读者的思绪从个人情感引向更广阔的时空背景。华表,古代用于标志道路或宫殿的石柱,常与神话传说中的龙凤相联系,象征着权力与神圣。如今华表已成尘,意味着曾经辉煌的事物终将消逝,时间的流逝不可逆转,给人以历史沧桑之感。
“神仙本是人间梦,何处桃源可问津”,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神仙与桃源,历来是中国文学中追求的理想境界,代表着人们对自由、和谐生活的向往。然而,“神仙本是人间梦”,点明了这些理想化的存在不过是人类心灵深处的幻想,现实中难以寻觅。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辩证思考,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华表柱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引导读者在虚实交错的意境中,探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金飚替暑,觉庭梧湘簟,凉生秋意。
玉露宵零仙掌洁,云卷碧天如水。
银汉波澄,蟾光练静,依约山横翠。
清商佳景,笑它宋玉憔悴。
堪笑利锁名缰,向蜗牛角上,所争何事。
四者难并人易老,惟有修真得计。
荣悴循环,功名由命,达观明深旨。
桂花同赏,莫辞通夕欢醉。
日暖烟轻,竹梢映、花阴凌乱。
微风皱、池光青碧,绿杨垂岸。
艳杏墙头红粉,幽兰砌下飘香暖。
称邀宾、明日去寻芳,频欢宴。
光景速,浑如箭。
醉梦里,春强半。
且花前莫厌,玉杯频劝。
一枕游仙方警悟,浮名自笑犹萦绊。
醉挥毫、付与雪儿歌,娇莺啭。
味道韬光,伴耕钓、城南涧曲。
吾不羡、炼丹金井,访仙王屋。
清洁无瑕通隐显,满堂岂肯贪金玉。
向北窗、高卧水风凉,槐阴绿。
闲自赏,东篱菊。
偏喜种,幽居竹。
信巍然良贵,有荣无辱。
外物随缘姑泛应,无心仕止常知足。
喜圣时、协气屡丰年,西畴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