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壑心犹在,筋骸老可憎。
倚筇欣小愒,躧履看先登。
神马何须驾,尻舆本自兴。
九关通一路,欲蹑岭云升。
丘壑心犹在,筋骸老可憎。
倚筇欣小愒,躧履看先登。
神马何须驾,尻舆本自兴。
九关通一路,欲蹑岭云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内心感受与思考,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首句“丘壑心犹在”,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尘世,但心中仍怀有对山川美景的向往和热爱,丘壑(山川)仿佛是其内心的寄托。接着,“筋骸老可憎”一句,诗人以自嘲的方式,描述了年岁渐长、身体逐渐衰老的现实,透露出一丝无奈与感慨。
“倚筇欣小憩,躧履看先登”则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时的悠闲与自在,他依靠着竹杖稍作休息,然后兴致勃勃地观察着攀登的过程,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探索的乐趣。
“神马何须驾,尻舆本自兴”两句,诗人以“神马”比喻卓越的才能或理想,以“尻舆”(即坐轿)象征借助外力或依赖他人。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不需外力辅助,凭借自身力量追求理想的境界,体现了诗人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
最后,“九关通一路,欲蹑岭云升”寓意深邃,九关象征重重困难与挑战,而“一路”则是指通往成功的唯一路径。诗人渴望能够克服一切障碍,像攀登高山一样,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最终达到云雾缭绕的高处,象征着追求精神境界的极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我超越的追求,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今日散幽忧,弹冠及新沐。
况闻万里孙,已报三日浴。
朋来四男子,大壮泰临复。
开书喜见面,未饮春生腹。
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
举家传吉梦,殊相惊凡目。
烂烂开眼电,硗硗峙头玉。
但令强筋骨,可以耕衍沃。
不须富文章,端解耗纸竹。
君归定何日,我计久已熟。
长留五车书,要使九子读。
箪瓢有内乐,轩冕无流瞩。
人言适似我,穷达已可卜。
早谋二顷田,莫待八州督。
四州环一岛,百洞蟠其中。
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
登高望中原,但见积水空。
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
眇观大瀛海,坐咏谈天翁。
茫茫太仓中,一米谁雌雄。
幽怀忽破散,永啸来天风。
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
安知非群仙,钧天宴未终。
喜我归有期,举酒属青童。
急雨岂无意,催诗走群龙。
梦云忽变色,笑电亦改容。
应怪东坡老,颜衰语徒工。
久矣此妙声,不闻蓬莱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