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庚与残月,耿耿如相依。
以我旦暮心,惜此须臾晖。
青天无今古,谁知织乌飞。
我欲作九原,独与渊明归。
俗子不自悼,顾忧斯人饥。
堂堂谁有此,千驷良可悲。
长庚与残月,耿耿如相依。
以我旦暮心,惜此须臾晖。
青天无今古,谁知织乌飞。
我欲作九原,独与渊明归。
俗子不自悼,顾忧斯人饥。
堂堂谁有此,千驷良可悲。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属于豪放派词风格。诗中充满了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关怀。
“长庚与残月,耿耿如相依。” 这两句描绘出夜晚星空中的长庚星(即北斗七星)与即将隐去的残月共同闪烁的情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易逝的无奈和依恋之情。
“以我旦暮心,惜此须臾晖。” 诗人用自己的早晚思念来珍惜这短暂的阳光,强调了时间宝贵,不应浪费。
“青天无今古,谁知织乌飞。” 这两句通过对比天空的永恒与人类生命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个人渺小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不解。
“我欲作九原,独与渊明归。” 诗人表达了愿意像古代隐士一样,放弃世俗纷争,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俗子不自悼,顾忧斯人饥。” 这两句批评那些只关心个人利益,不为他人困苦所动的人,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贫困民众深切的忧虑。
“堂堂谁有此,千驷良可悲。” 最后两句通过形容词“堂堂”来表达一种宏伟壮丽的情景,但随即转为对那些拥有权势但不关心百姓疾苦者的批评和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