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虫》
《夏虫》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物久必自化,化之犹骞腾。

当看厕中蛆,去作盘上蝇。

飞声既混鸡,敛迹何疑冰。

寄言漆园吏,已知鹍与鹏。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àchóng
sòng / méiyáochén

jiǔhuàhuàzhīyóuqiānténg

dāngzhōngzuòpánshàngyíng

fēishēnghùnliǎnbīng

yányuánzhīkūnpéng

注释
物:事物。
久必自化:长久了自然会变化。
犹:就像。
骞腾:展翅飞翔。
厕中蛆:厕所里的蛆虫。
盘上蝇:盘中的苍蝇。
飞声:名声。
混:混杂。
敛迹:隐藏行迹。
冰:比喻冷酷无情。
寄言:奉劝。
漆园吏:古代官职,这里指有智慧的人。
鹍与鹏:鹍鸟和鹏鸟,古代传说中的大鸟,象征高远和低微。
翻译
事物长久了自然会变化,变化起来就像鸟儿展翅飞翔。
应当看看厕所里的蛆虫,它们也能变为盘中的苍蝇。
它们的名声已经和鸡叫声混在一起,隐藏行迹又怎能怀疑它们像冰一样冷酷无情。
我奉劝漆园的小吏,这道理你已经明白,鹍鸟和鹏鸟的区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夏虫》,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比喻,表达了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哲理思考。"物久必自化,化之犹骞腾",意思是事物长久发展必然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如同鸟儿展翅飞翔,生动描绘了变化的过程。接下来,诗人以"厕中蛆"变为"盘上蝇"为例,暗示即使卑微之物也能通过环境改变而提升自身地位。

"飞声既混鸡,敛迹何疑冰",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变化的彻底性,声音可以混淆于鸡群,形象地说明变化后的影响力;而"敛迹何疑冰"则形容变化后的谨慎和低调,如同冰块一般不易察觉。最后,诗人以"寄言漆园吏,已知鹍与鹏"作结,借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寓言,提醒人们要理解并接纳世间万物的变迁,即使是小如夏虫,也有其化身为大鹏的可能。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通过日常小事揭示出生命的演变和超越,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深沉和洞察力。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信笔戒子种花木·其五

买宅慇勤为海棠,却因改筑遂移将。

前园褊小邻迁次,好补霓裳断续行。

(0)

戊申岁题玉牒所壁·其四

冷蕊疏疏开可数,香风羃羃远能闻。

不因脩竹遮拦得,一夜清寒定忆君。

(0)

题金山寺

水月光中全体现,波涛涌处定珠圆。

每因王事参差过,更羡仙山晻霭边。

(0)

次韵才叔闻笛试灯二绝·其二

相逢一笑即衔杯,梅与诗怀得共开。

但有灯光并月色,不须元夕始重来。

(0)

题浯溪图

山川自昔因人胜,岂爱浯溪爱漫郎。

不得中兴摅老笔,两章秋月漫争光。

(0)

王晦叔惠听雨图次蔡韵奉寄·其二

常日京华薮泽思,六年身悟画中诗。

须知妙处无今古,得画还如听雨时。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