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沉销尽鸭炉香,秋雨秋风送晚凉。
拾得幽情无赠处,一池新墨写潇湘。
沉沉销尽鸭炉香,秋雨秋风送晚凉。
拾得幽情无赠处,一池新墨写潇湘。
这两首诗都是描绘秋日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作品。
第一首诗《沉沉销尽鸭炉香,秋雨秋风送晚凉》中,诗人通过“沉沉销尽鸭炉香”描绘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鸭炉香的消散暗示着夜晚的降临和秋意的浓厚。接着,“秋雨秋风送晚凉”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凉意,秋雨秋风的结合展现了自然界的萧瑟。诗人感慨“拾得幽情无赠处”,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无人理解或寄托的孤独,最后以“一池新墨写潇湘”象征性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一幅潇湘画卷中,借景抒怀,意境深远。
第二首诗《画竹》的作者费墨娟是清末近现代初的女性诗人,她的作品往往细腻而富有女性特有的情感。虽然题目是“画竹”,但并未直接描写画中的竹子,而是借竹寓意。诗中没有给出具体的诗句,但从标题推测,可能是通过描绘画竹的过程,表达对生活、情感的感悟,或是借竹的坚韧与气节来寄托自己的志向。由于没有具体诗句,这里无法进行详细的鉴赏,但可以想象其内涵丰富,情感含蓄。
贫贱无长虑,富贵有深嗜。
多嗜常多忧,薄虑鲜所蔽。
人情类皆然,是亦焉足概。
往昔古帝王,自视若胥隶。
持此贫贱心,行吾所无事。
衡门栖迟者,所贵非寡累。
一身不足营,万物我皆备。
逍遥托巢许,黾勉夔龙志。
即使长独处,耦耕岂不愧。
植杖竟何人,岂以隐显异。
佛性甚光明,能破一切暗。
佛性甚坚利,能断一切物。
流被千百骸,结成五色珠。
表此坚光体,法化无有二。
念我遗教者,睹珠如佛在。
一粒细如菽,供养福无异。
况聚千万珠,瞻仰发夙慧。
极果摄微因,感应通心臂。
佛是已成佛,我是未成佛。
果即在因中,当念无终始。
我以此一心,供养诸如来。
获睹佛真身,朝暮常顶礼。
金轮触神光,三十年于此。
今复闻栖贤,古塔示瑰异。
将建窣堵坡,作诗寄千里。
佛身不可赞,我赞非言句。
愿佛鉴我心,与佛身无极。
遂我今日愿,心光泽营卫。
有理必有事,本举末自至。
广及诸未来,学佛到佛地。
北风何凄凄,吹我百衲衣。
膏雨何霏霏,泽我西山薇。
披衣可禦寒,采薇聊充饥。
顾影成独立,无俦终怨谁。
登高眺远空,心与空俱驰。
空里有江山,江山多是非。
是非靡所穷,我心归无期。
忽然返蓬庐,还我未登时。
读书晤古人,将以娱心脾。
叔夜不偶俗,东市良堪悲。
夜闻鼓琴声,形神离不离。
鲍公谓尸解,此语至今疑。
子房已辞汉,竟为帝王师。
文若似子房,事曹欲何为。
严辞折董昭,饮药甘如饴。
各自用其天,身世犹云霓。
生死不足畏,人心焉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