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穷吾有味,雕句汝无功。
客舍嚣尘里,春随浩荡中。
初无买山费,真与住庵同。
更想颜氏宅,箪瓢亦屡空。
忍穷吾有味,雕句汝无功。
客舍嚣尘里,春随浩荡中。
初无买山费,真与住庵同。
更想颜氏宅,箪瓢亦屡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的《示儿》,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诗歌创作的见解。
首联“忍穷吾有味,雕句汝无功”,诗人表达了自己面对贫穷生活的坚韧态度,认为在贫穷中也能找到乐趣,而对诗歌的雕琢却未必能带来实际的功利。这种超脱世俗的价值观,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颔联“客舍嚣尘里,春随浩荡中”,描绘了诗人身处喧嚣尘世中的景象,但春天的气息依然弥漫在浩荡的空间之中,暗示着即使在纷扰的环境中,美好的事物依然存在,给人以希望和安慰。
颈联“初无买山费,真与住庵同”,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淡泊的态度,表示自己没有花费太多金钱去购买山林,与住在庵堂中的人一样,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尾联“更想颜氏宅,箪瓢亦屡空”,诗人联想到古代圣贤颜回的生活,即便生活简陋,甚至常常处于贫困状态(箪瓢屡空),但颜回依然能够保持乐观和满足。这反映了诗人对古人高尚品质的向往,以及对自己生活态度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学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关系的独到见解。通过对比和联想,诗人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精神追求和内心平和的向往,同时也对诗歌创作的价值进行了反思。
登高望南都,雉堞疑可数。
城中人不见,百里等燕楚。
我无简书畏,自笑谁缚汝。
东风送兄来,下马逼三鼓。
迎门闹儿童,罗拜欣欲舞。
花枝应亦喜,红幞已微吐。
聊为文字饮,一洗别离苦。
别离何足云,千载成仰俯。
要知静中趣,回视今孰愈。
焚香默自照,下此一转语。
铃阁老师兄,当为君去取。
纷纷画手调红绿,好以桃花配丛竹。
岂无短纸作江梅,雪里溪边太幽独。
李侯胸中有佳处,研滴松煤聊寓目。
与梅择对无可人,分付此君真不俗。
淡烟小雨空濛地,何得月明疏影足。
始知璀璨出斜枝,诗画古来真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