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秋色满山门,待月相邀野寺尊。
梵阁云移宾坐爽,凤箫声逐鸟歌繁。
金波忽向杯中堕,雪调还从醉后论。
万里清光看不尽,瑶华犹傍紫微轩。
楚天秋色满山门,待月相邀野寺尊。
梵阁云移宾坐爽,凤箫声逐鸟歌繁。
金波忽向杯中堕,雪调还从醉后论。
万里清光看不尽,瑶华犹傍紫微轩。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时节在洪山寺宴集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自然之美。
首联“楚天秋色满山门,待月相邀野寺尊”,开篇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秋日图景,楚地的天空被秋天的色彩填满,山门内外一片秋意盎然,仿佛等待着月亮的降临,邀请大家共聚于这野外的寺庙之中,营造出一种庄重而温馨的氛围。
颔联“梵阁云移宾坐爽,凤箫声逐鸟歌繁”,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上的场景。梵阁在云雾中移动,为宾客带来了一种清凉之感,凤箫的声音随着鸟儿的歌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和谐而欢快的气氛,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高雅。
颈联“金波忽向杯中堕,雪调还从醉后论”,通过酒杯中的金色波光和醉后的谈笑风生,展现了宴会上的欢愉与畅饮,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
尾联“万里清光看不尽,瑶华犹傍紫微轩”,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之夜无限美景的赞叹与向往,即使是在遥远的地方也能感受到这份清光的美丽,同时将这种美好比作瑶华(美玉),并将其置于紫微轩(象征高贵与尊荣)旁,寓意着这份美好不仅珍贵,而且高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宴集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当曙贪朝爽,振衣扶梦出。
中庭悄无人,清气生瘦石。
馀烟宿空翠,回廊影犹黑。
疏星散行队,凉宵成过客。
一鹊踞相对,转领自理翮。
高柯气苍劲,风雨不曾折。
群草媚细香,新苔埽行迹。
此时尘中人,伏枕酣鼻息。
尔辈真夏虫,但解附炎热。
我如破天荒,又若寄山藉。
滞襟幽籁荡,颓眸微风掖。
可惜日渐生,红出栏干色。
鸡犬接人烟,车马动林陌。
幽赏等晞露,须臾盼莫及。
城市终可嫌,琼楼待飞屧。